返回

第三十三章 學術問題

首頁
    我應該暫時放下茶園倉庫裡那兩個怪老頭的疑團、也暫時不去叙述接下來時不時前來騷擾我們的電力公司、水力公司和電信局工務組的那些個“人員”。

    我還是從美滿新城一巷七号這座宅子内部的一些細節往下說去罷—— 我寫作論文的那張梳妝台是合闆貼皮制成的,它的一隻腳已經折斷了,盡管我給墊了兩本書在下面,仍是晃動不已。

    一寫字,就有如坐上了一輛老爺車,東倒西歪地颠簸起來。

    這為我日後的寫作生活伏下了很不好的影響——我幾乎不能在任何平整安穩的桌面上寫出一個字來。

    雖然我很厭惡所謂寫作依賴某種靈感的說法,但是坦白講:如果一張寫字桌不能有那麼點偏傾側斜之勢,我是一點靈感也不會有的。

     另一個現實問題是當孫小六的行蹤暴露之後,他不能再替我搬運任何一本參考書,是以計劃中皇皇三十萬言的論文原本應該援引、摘錄的古代典籍、近人論著和其它很可以充塡篇幅的數據都沒了着落。

    這使我的寫作耽擱了好幾天。

    終于在某日小五再度前來的一個周末中午,我再也忍禁不住,竟然坐在那張長闆凳上啜泣起來。

    小五起先祇是安慰我不要着急,總會想出法子來的。

    由于誰也想不出什麼法子,她便又勸我:如果壓力太大,也可以考慮暫時放棄,等以後當完了兵再慢慢兒找時間把論文寫完。

    然而這也是行不通的,因為辦理休學手續得親自跑一趟學校;能親自跑一趟學校而無送命之虞的話,我又何必辦休學呢?總之,我被困住了——不祇是肉體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不能随意讀我應該讀或想要讀的書是極其嚴重的一種懲罰。

    這使我眞正地感受到囚禁的苦悶和失去自由的寂寞。

    我一面掉着淚,一面不斷地跟小五說:“我好難過,我好難過,我好難過。

    ”沒有什麼别的話比這四個字更能體現我當時的心情。

    我起碼說了三百次,且在意識的底層想到許多古今中外受過牢獄之災、遭到放逐之禍的偉人——我相信他們在眞正體嘗着我這種心情的時候一定也不停地說着“我好難過”罷? 最後小五随口問了我一句外行話;“難道一定要讀那些書嗎?”“什麼意思?” “不能自己想寫什麼就寫什麼嗎?” 就在我正要說“當然不能,這是碩士論文”的時候,靈感來了——我的眼前乍然一亮!為什麼不能?我轉身進屋,坐回那動辄搖晃顫抖的梳妝台前,伏案疾書起來。

     從這一天起,我不再去想參考書的事。

    如果有需要援引古今中外著名經典或研究數據的地方,我就瞎編一個人名、捏造一個書名、杜撰一段看起來像是早在千百年前就已經說出、寫出、且恰恰可以充分支持我的論理的語言。

    坦白說:這樣的勾當作來十分有趣;幾乎像是上了瘾一般,我越來越覺得發明一個論文中的理據要比推演一套嚴整的論述、或者歸納一個抽象性的命題來得更加迷人。

    在将近四個月的時間裡,我創了一百三十二個不存在的人、兩百零五本不存在的書、三百二十六則不存在的論述;如果不是因為繳交期限已至,我還可以繼續寫下去,直到天荒地老。

     在這種可以說是“焚膏繼晷、夜以繼日”地寫作論文的日子裡,我并沒有多想現實的問題。

    比方說:我是不是眞能如期寫完?就算如期寫完,我又該用什麼方法把手稿交給打字行打字、排版、印刷、裝訂?就算連這些都能順利搞定,我又如何避得過那些撒下天羅地網,随時可以在大門外把我抓走的恐怖分子,前去參加論文口試呢?說句更實在的話:我連口試是哪一天、在哪裡舉行都不知道——我已經徹底和這個地遁陣之外的世界隔絕了。

     但是,奇迹也因而發生。

    在茶園倉庫的一場惡鬥之後不知多久,孫小六發現我們的口糧已經沒了,祇剩下幾根鳕魚香絲和半包發了黴的王子面——連喂那幾隻大蜘蛛都不夠。

    我也不記得究竟多久沒有食物進肚了,然而,在那種極度饑餓的狀況之下,人的頭腦卻變得非常清楚——我甚至一閉上眼就可以用一種視覺狀态意識到自己腦細胞的運動;它們之中有的像變形蟲那樣螺動、有的像蹦豆兒似地跳躍,有的如大雨敲窗之際相互并呑、溶化的水珠,總之活力旺盛到令人心驚膽戰的地步。

    連帶地,貯存那些奇形怪狀的腦細胞裡面的種種數據也開始變成各種鮮活靈動的符号向我發出各式各樣的召喚。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當我雙手環膝、眼睛瞪視着稿紙上飛速滑動的筆尖寫出論文所需的字句之時,另有無數個可以名之為心象的畫面也同時在我四周開啟,它們的總數若幹其實難以确實估算——因為每一個畫面都随時閃爍、靈動着,隻要我稍稍分神注意,就會立刻像進入一部我早已看得爛熟的電影一樣,非但理解了那情節的事實細節,也知悉它的意義,更清楚接下來會發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