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六章 特務天下

首頁
    “南昌剿匪總部”——又稱“南昌行營”--裡有這麼一個單位,外人僅知其名稱為“計劃處”,門榜挂着木牌,開門處是一扇大屛風,裡面是些什麼人?處理些什麼公事?則鮮少有知情勺。

     李绶武被那居翼狠狠揍了一頓之後,便給安置在這計劃處裡。

    室内桌椅幾凳俱全,四壁全是木制櫥架,滿架上堆放的都是些裝訂成冊的宗卷文書,看來顯然是個貯置檔案數據的所在。

    根據李绶武自己的推測:居翼之所以将他安置在計劃處時并無長遠打算,祇那兩掌重擊之下,揣度李绶武必然承受不住,于是僅僅交代了一個武裝兵:先将此人扔進計劃處去,更無餘言。

    豈料才處理了這一步,戴笠的第二封急電又來,要居翼即刻動身前往南京——倘若對照當時其它栢關的背景消息來看,這一連兩封電報催促登程所為者,應該就是馮玉祥雇用一批叙利亞人密謀刺殺“大元帥”一事——居翼慌忙馳往南京,竟忘了計劃處裡還躺着個性命垂危的李绶武。

     且說這李绶武的祖上——也就是在《七海驚雷》中托名的李甲三——為呂元所傳之“法圈功”四支之一。

    前文曾經表過:李甲三徒步千裡,扶棺歸葬其師至鳳陽故鄉,結果在棺中得了一本題寫着“法圈長隐/萬象皆幻”的操典;随讀随翻,紙頁上的字迹也逐字逐行地隐沒。

    此後由李甲三所傳的濟甯李氏“法圈功”一系便非練家武士之流,而一向以搜纂考究各種武學掌故的工作為己任。

    這一系“武學的收藏家、武術的考古家”若非迫不得已,是不會将平日娴記熟誦的武功拿來做什麼防身克敵之實用的。

     李绶武這人更是好學成癡,非但于武學、武術無所不窺,對于各門各類的天文地理、圖谶方伎更是殷殷求顧,切切思習,尤其是與拳腳兵刃、内家外家有關的種種掌故功法更十分不願放過。

    不料尾随邢福雙入社而來,硬生生捱了居翼結結實實兩掌,比起尋常練家子十頓、百頓的毆打還要吃重幾分,幾乎就要命喪黃泉、魂歸太虛了。

    可他躺在這計劃處的地上,微睜雙眼,觑見四下裡俱是些圖籍資料般的物事,靈台方寸之間忽而一陣清明,忖道:此地居然有這麼些文卷,倘若能翻看翻看、浏覽浏覽,說不定還可以長點兒見識,多點兒學問;那麼,就算一時半刻之後就要死了,也差堪不枉。

    一面想着,李绶武一面掙紮着起身。

    然而居翼的兩掌雖然祇招呼到他的左頰和下巴兩處,可是内力剛猛頑硬,已經鑽入他的頸脊椎節之間,将神束震斷——質言之:此——的李绶武手足四肢俱已不聽使喚,成了個癱廢之人。

     也就在這一刻,李绶武不覺輕輕歎了口氣,嘴角微微抖了抖,暗道:你自幼飽覽各種武書,熟知諸家技擊;不意給人這麼一打,便直似破棉敗絮,動彈不得了。

    難道孜孜矻矻十餘年所硏所習,不過是這一脈幽幽然、缈缈然的思慮,眼見還就要與身俱滅了嗎?如此想下去,可說是越想越傷心、越想越斷腸,兩行熱淚竟撲簌簌自眼角成行滾落——那淚水滾到地面之上,久之凝成一汪,冰冰涼涼沁上他的後頸——他不覺打了個咳嗉;玉枕穴處登時傳來一陣麻癢突跳。

    啦這一個哆嗦打下來,倒提醒了李绶武,——雖說頸椎神經損壞、四肢癱瘓成殘,可是人體之中自有無須逞筋拚肉之力,原非任何人所能使得。

    然而身為呂元一系“法圈功”的嫡傳弟子,他濟甯李氏一族如何不能通曉運用呢?前文早已交代,朝元和尙在将呂元辭出師門之前以袖風些許之力催動呂元丹田後之法圈,讓一個從來不曾習武的人于瞬息間成就功果,頓入“活潑”之境——呂元一個頭磕下去,根本沒有用上多少氣力,卻将石磚磕得粉碎,可證人血肉微軀之中自有無限周流不居、生發不息的大能量。

    祇是濟李氏這一支笃學深思,一向不以武鬥為能事,說得更坦白些:全是“紙上談兵”之流,何嘗實操實練? 可如今李绶武現成給打成了一隻廢皮囊,若僅能懊惱這“紙上談兵”之不及于身體力行,又有什麼用處?偏偏一個小小的哆嗦打下來,玉枕穴上那陣麻癢突跳,讓他想起一個同呂元有關的故事來。

     當年呂元和甘鳳池萍水相逢,硬教甘鳳池迫着傳授武功,呂元見此人雖然粗夯鄙陋,仍不失是個血性漢子,遂允其請,且以結拜金蘭叙交。

    然而兩人還有約定:倘或有一日,甘鳳池動了個殺人劫财之念,卻又不是為他人主持公道的話,便須自廢武功,永永不再做什麼行俠仗義之事。

     未料世事變化竟常成谶驗;甘鳳池固然在外頗有俠名,自家謀生務實倒總為俠名所累——畢竟他與刺殺皇帝的呂四娘同在八俠之列中,縱令他果眞是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大豪傑,試問:不能在光天化日之下擡頭挺胸、揚眉吐氣,不能受闾裡市井間老幼婦孺的欽羨、愛慕,成年累月祇便晝伏夜出,避人耳目,豈不悶煞了像甘鳳池這樣尙意氣、好名節,喜歡迎風逆行的人物?最令甘鳳池神喪氣沮的是:長此以往,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