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情節的不斷衍生,新角色、新場景的加入,塞上部分被延後到下一部中,因而不得不改掉原來的名字。一度很想将這個故事定名為《郁輪袍》,但一來和《紫诏天音》的風格不符合,二來編輯認為文字有些艱深,不容易被人記住。其實私心裡非常喜歡這個名字——郁輪袍,僅此三字,便覺風流俊賞。更何況,其後還有一段關于盛唐詩人王維的傳奇。 斟酌良久,還是按照編輯的意見,定名此書為《風月連城》。讀過故事的朋友一定知道,風月,是指全系列的第二主角楊逸之,這一部是他的舞台;連城,指的是重劫,那個在廢棄的王座上絕望打量塵世的、宛如妖精般的白袍少年。 同時,這四個字還包括了本書最重要的兩個靈感來源,那是一千年前的大唐風月,與兩千年前沉睡在世界彼岸的古老城池。在全書終結之時,我掩卷扼腕,向這兩段遙遠的傳奇緻以最深的謝意。 一、《郁輪袍》與王維 《郁輪袍》為琵琶曲名,傳說為王維所作。 一直以為,王維是中國曆史上最具有藝術氣質的詩人,是盛唐氣象與魏晉風流的完美結合。 他的一生中,有着太多讓人贊歎的傳奇,讓人不得不為之慨歎。 傳奇之一:狀元 唐時以詩文取史,大唐盛世之下,歌兒舞女都能吟詩。長安花飛,曲江水流,一時多少豪傑。因此,開元九年時,王維所中的這一個狀元,力壓群倫,實非等閑。自科舉制誕生以來,狀元在中國人心中,是一個特殊的情節。所有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言情小說,最後幾乎都要以男主角高中狀元做結,在國人心目中,那是一種完美的人生。然而,天下英雄入彀中,雁塔題名有幾人?多少學子終生不得中舉,須發蒼蒼仍徘徊學門之外。王維遊學長安不過數載,便已蟾宮折桂。那一年,他二十一歲,正是弱冠年華,想他錦袍白馬,春風得意,看花長安之時,何等風流絕塵。 傳奇之二: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