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三回 廟古台荒談宗論劍 林疏月朗别墓辭魂

首頁
    橋頭對她說的”我九華劍法從不輕易傳人“那句話來。

    正是因為這樣,所以九華劍派才弄得衰落如此!如此看來,李慕白之輩卻成了九華劍派的罪人。

    可惜他尚不自省,反而以此自得。

    玉嬌龍暗暗打定主意,她見到李慕白時,定要以此和他理論。

    于是,她不禁加快了上山步腳。

     玉嬌龍直行至日已偏西,方才來到峰頂後山的老君觀前。

     那老君觀背崖而建,隻有三重殿宇,石柱雕雲,殿壁塗朱,雙門環鏽,廟瓦草生,确是一座千年古廟。

    這老君觀乃是九華山寥寥幾座道觀之一,雖然顯得冷落荒涼,但卻也幽靜肅潔。

    玉嬌龍找到香火,施了一些香銀,由香火給她安排了一間客房住下。

    玉嬌龍見那香火佝偻着背,一舉一動雖然顯得老态龍鐘,但言語誠樸,面目也極和善,就和他攀談起來,她問了一些山上勝迹和觀内香火興衰之後,把話一轉,問道:“久間九華拳劍名揚天下,不知竟出自山上哪座寺觀?” 老香火說道:“若說九華拳劍,其實都與山上各觀道友無關。

    隻因百年前,從西蜀來了一位不知姓名的雲遊道人,因愛九華山幽靜,就結廬在這老君觀旁,終日習拳練劍,經過幾十年苦苦揣摩,竟練就一套出神入化的拳技、劍法來了。

    以後那道人就自号為九華老人,把他揣摩的那套劍稱為九華拳劍。

    其實,那九華老人并不曾住過山上廟觀,也未傳給各觀道友。

    後來,九華老人死了,他那套九華拳劉,也快失傳了。

    ” 玉嬌龍:“九華老人難竟不肯将他的九華拳技劍法傳給别人?” 老香火:“也曾傳給了幾個子弟,隻是他那些弟子有的失意隐遁,不知去向;有的被人謀害,死得不明不白,而今還懂得九華拳劍奧秘的,就隻剩下個慕白了。

    ” 玉嬌龍趁勢問道:“我亦曾聽人說起過此人;又聽說他亦住在山上,隻是不知他競住何處?” 裡。

    “l玉嬌龍略一思忖:”不知近日可曾有人來訪過他?他此時可在屋裡?“ 老香火:“昨日傍晚,俞姑娘上山看他來了。

    今天他又陪俞姑娘到前山遊東崖、四香閻等處去了,恐尚未回屋。

    ” 玉嬌龍詫異地:“道長早就認識那位俞姑娘?” 老香火:“認識。

    十一年前李慕白的師伯江南鶴就曾把她帶上山來住過一些日子。

     十一年過去了,她面貌依然未變。

    “玉嬌龍:”李慕白孤身獨處,那俞姑娘住在他屋裡如何方便?“ 老香火:“李慕白可不是那種欺暗室的人。

    昨晚他是到這觀裡來和道長下了半夜的棋,才和道長同宿的。

    ” 玉嬌龍聽老香火這樣一說,臉也不禁微微紅了起來。

    她想到自己去王莊找尋羅小虎的那夜,心裡總覺有些羞慚。

    她默然片刻,若不在意地問道:“不知李慕白今夜還到觀裡來否?” 老香火:“若俞姑娘未走,他一定還是要來觀裡借宿的。

    就是平時,他每天夜晚也都要到觀前壩上練劍,十年來從未間斷。

    ” 玉嬌龍已從老香火那無意的談話中,探知了李慕白夜夜必到觀前練劍的情況,心裡十分高興。

    她已拿定主意,就選在那時會他,以免旁人礙眼礙事。

     老香火離房後,玉嬌龍取出随身帶的幹糧,胡亂吃了一些,便盤坐床上閉目養神,等候天黑。

     窗外天色已漸漸暗淡下來,松枝上拴着一鈎新月。

    玉嬌龍帶劍出房,向着觀外走去。

     她來到觀門前的平台壩上,仔細向周圍打量一番,見平台約有十丈見方,全用花崗石嵌砌,十分平整,确是一個好的練劍所在。

    平台前面立有白石雕欄,欄前安有一張石桌,并配有四個石凳,大概是供道友論道下棋之用。

    平台左側的木架上吊着一口大鐘,鐘口離地兩尺,重約萬斤,把平台襯得愈加幽古,更見靈氣。

    玉嬌龍步下台階,沿着台旁荒徑向前走去。

    她轉過一片疏林,前面出現一排危崖石壁,腳下的荒徑已變成羊腸小道,沿着石壁蜿蜒而去,有如棧道一般,奇險已極。

    玉嬌龍循着險道望去,見前面不遠的崖邊,有間小小的茅屋。

    那茅屋依壁面崖,有如高枝上的鳥巢一般,看了不禁今人驚心叫絕。

     玉嬌龍心想:那一定就是李慕白居住的茅廬了。

    正在這時,忽見茅屋裡亮起了燈光,窗前映出兩個人影,似在對坐談話。

    玉嬌龍已從那人影的輪廓和姿态上認出一個正是李慕白,一個正是俞秀蓮來。

    她幾次想潛身過去,聽聽他二人談些什麼,可她剛想抽身,卻又卻步不前。

    她知道,李慕白和俞秀蓮都非等閑之輩,輕易近他不得。

    從這裡去到茅屋,隻有險徑一條,毫無隐身之處,若貿然前去,必被他二人所覺,結果隻落得自己狼狽。

    玉嬌龍仍隻留在原地,遠遠地注視着他二人動靜。

    從窗前映出的人影上,隻感到他二人是在對坐叙話,卻聽不到半點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