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十、綜合開示

首頁
    。

     問:以後師父圓寂,我們會想師父怎麼辦? 答:我在西方接你們,但也要你們放得下,到時我們就在西方見面了。

     ★貪一樣,就有很多樣出來。

     ★不說是非,說是非就失敗,說是非讓人不安定。

    又如愛情愛别、愛漂亮……,則又要來六道輪回。

     ★修行要自己修,修到有體悟,悟到娑婆世界的苦、輪回的苦,悟到一條,就是一條的智慧出來。

     ★較能幹的人不好修,就會想怎樣怎樣?修行是修香味觸法、粗衣淡飯,是看能不能修得腦子清淨解脫。

     ★寺裡也會有是非,形形色色,看得會害怕,會修的人則會想:等我修好一點來度他,不會修的人則會和他結冤仇。

     ★修行要修無礙的,像鳥在做巢,“籠雞有食鍋湯近,野鶴無糧天地寬。

    ”他飛到哪裡即到哪裡,随處也就飛走,是最自在的一種鳥。

    修行要處處不挂礙,心才靜,才會念佛,如如不動。

     ★沒有說還有我的父母、朋友、同事、親戚……等,愛情愛别,千萬劫也是在輪回這些,也是為這些在輪回。

    如果有佛的種子,修行就比較快。

     ★從無始以來帶的善念少惡念多,所以我們的自性被蓋住了發不出來,故有妄念、愛睡,無法與它抵抗,這就是業障,故要做些事情來調配,否則是到處聽,聽得亂糟糟,煩惱都沒處通(沒地方發洩)。

     問:有時候好像有魔? 師答:不要說他是魔,要說自己是魔。

     師:出家不能貪求名利。

     徒:師父如今名聲遠播四海。

     師:我也沒感覺。

     徒:這才是真功夫。

     ★修行修得好,自然有人擁護你,不是刻意強求來的。

     ★如果有一個人修得好,則其他人也會沾福(一人有福帶滿屋),則人人也會起勇猛心,向他學習,每個人都想修行,一起共修,大家互相勉勵,否則起是非、嫉妒、愚癡,大家都不安定。

     ★社會是造業的路,出家是極樂的路,得解脫。

     ★凡事都說自己不對,說忏悔教我,而不起煩惱,則是無我相,就不會有壞念頭。

     ★貪一樣則多一樣,少一個念頭少一個業、多一個解脫。

    出家人若不依佛理行持,則十人有十人差錯。

     ★弘法利生,就是犧牲自己。

     ★我不識字,教你們一些基本修行方法,你們識字,看些經及釋迦佛、文殊普賢諸大菩薩傳記,學他們的修行方法,諸佛菩薩都是有願的,所以修行要發大願。

     問:我發不出這個願? 師:願,不是要我怎麼樣,這還有個我。

    願,是自然的,像師父也沒有說我要怎麼樣,但現在有這樣的成就,我也不知道。

     ★修行,是做人不願做的,勇猛精進,不是和人計較這是不是我做的。

    斤斤計較,即和社會人一樣,做人不做的才是修福慧,修行不是用算的、計較的。

     ★和社會人交接隻是應酬,應酬心裡也要有主、要有佛法,不要和社會人談論俗事,要談佛法。

     ★出家修行,就是要修色受想行識,修五蘊皆空,粗衣淡飯,離香味觸法,也不是教你不用吃飯,而是吃飽穿暖就好了,不可貪。

     ★出家修行不是競争鬥争的,競争鬥争還有名利。

     ★不要執着好壞,若執着壞的,永遠停留住,不能進步,例如自己做錯事,心裡就感到很難過,心不能開,一直執着這事,就無法安心辦道。

    一切皆是幻化不實的,過了就算了,若執着即生煩惱。

     ★一個人不是壞,而是習氣,每個人都有習氣,隻是深淺不同,隻要有向道之心,能原諒就原諒他,不要把他看做壞人。

     ★每天不起惡念煩惱,從日常生活中慢慢去修。

     ★少說話,多念佛,言多必失。

     ★忍辱波羅蜜,不要說我要忍辱,亦不是感覺自己在忍辱,或壓抑自己,這還有相,而是對境不覺得,這才叫做忍辱。

    如人家罵你時,你不覺得人家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