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永嘉玄覺禅師證道歌略解

首頁
    間之人名苦樂衆生。

    阿修羅(譯無端正)名瞋鬥衆生。

    畜類名愚癡衆生。

    餓鬼名悭貪衆生。

    地獄名苦苦衆生。

    佛界不應在内。

    此當謂是九法界。

    若将虛妄不實之語诳騙九法界的衆生。

    即是自招拔舌地獄之苦。

    其時間最久。

    當經過虛空微塵之數。

    及恒河沙數。

    最多之時。

    受此拔舌地獄之苦。

    以如是之懇切普勸衆生何所取乎。

    以實知衆生。

    是我性中之所具故。

    救衆生是救我性中之衆生也。

     頓覺了。

    如來禅。

    六度萬行體中圓。

    夢裡明明有六趣。

    覺後空空無大千。

    
此段發揮圓頓教理。

    義謂頓然覺悟。

    乃悟了自覺。

    此自覺者。

    非借外緣。

    若藉外緣。

    非堕所知覺。

    即堕能知覺,所知覺者堕偏計執。

    能知覺者堕依他起。

    皆非圓成之如來禅也。

    如來禅者契機契理。

    契機者,因機施教。

    故用權智。

    契理者,觀大機将熟。

    即用實智。

    以六度萬行中之一行。

    或以世法一轉。

    即頓證性體中之圓理。

    較前者之未悟。

    如在夢中自認為明明白白的。

    有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之六趣。

    (亦名六道)今者覺後。

    不但六趣皆空。

    雖三千大千世界亦是空空如也。

     如來大法頓超直入。

    邪魔外道聞之不知了解。

    羞惱成怒。

    恨不得消滅鏟除。

    如春暖冰消及拆房瓦解破碎之快。

    方遂其意。

    作此惡事。

    在心内所起。

    将來殃在其身。

    不須再冤枉無辜起訴。

    而更罪尤于人了。

    此陽世間作惡之華報尚輕。

    若到陰間之業報最重。

    而業罪之重者。

    莫過于毀謗佛教之大乘法門。

    故曰。

    欲得不招無間業。

    莫謗如來正法輪。

     種性邪。

    錯知解。

    不達如來圓頓制。

    二乘精進沒道心。

    外道聰明無智慧。

    
轉歎一般學道者。

    雖苦行修行。

    因種性邪知邪見。

    錯悞知解佛之諸經。

    不達如來圓頓制度大法。

    又二乘人雖然精進。

    而無悟道之心奈何。

    又外道雖有聰敏者。

    皆是世智辯聰。

    毫無究竟圓頓智慧。

     亦愚癡。

    亦小騃。

    空拳指上生實解。

    執指為月枉施功。

    根境法中虛捏怪。

    
繼上文。

    不但無圓頓智慧。

    而亦有愚癡無知識者。

    亦有小乘根性。

    而複騃笨。

    我佛俯就衆生。

    權巧方便言說。

    如空拳诳恍小兒。

    那有實法與人。

    而竟空拳指上妄為領解。

    即死于言句之下。

    又佛說法譬如指人見天上月。

    為目的地。

    當然以手指其月了。

    而欲見月之人。

    應随手所指處見月。

    而竟執手指為月。

    豈不是令指月之人。

    枉施其功夫麼。

    妄在六浮塵根。

    六塵境上。

    及心内的緣影法塵上。

    虛妄捏造。

    豈非奇怪的事麼。

     不見一法即如來。

    方得名為觀目在。

    了則業障本來空。

    未了應須還宿債。

    
世出世間法。

    總不出八萬四千法門。

    後經天親菩薩。

    縮為百法。

    若多若寡。

    總不出色心二法。

    所謂不見一法即如來者。

    乃本來八萬四千法皆是如來故。

    雖縮至百法。

    亦如來故。

    乃至色心二法。

    仍是如來故。

    何則。

    以一切法。

    皆從如而來故。

    故曰。

    不見一法即如來。

    而如來本是諸法之體。

    觀自在者。

    由體起用。

    此一口道出。

    諸佛從因克果之全體大用。

    吾學佛者。

    複向何處追求。

    所以者何。

    四聖六凡。

    一切衆生。

    無一不是由如而來。

    吾人隻知其來。

    而不知其去。

    妄自測度。

    弄得生來死去。

    苦不知歸。

    吾人自如而來。

    何不歸如而去。

    既聞知明了法法皆如。

    我非例外。

    又何處不是自己所在。

    既是自己所在。

    雲何不自成如來。

    這還怨誰。

    是你不自觀自在呀。

    這還怨誰。

    這還怨誰。

    再說用如來二字立名。

    如者不變之體。

    來者随緣之用。

    在随緣時即不變。

    在不變時即随緣。

    再換句好明白的話說。

    在變時即不變。

    在不變時即變。

    這兩句話。

    到好明白。

    又這義思不好名白。

    按世間上就靡見過這樣的事。

    那裡有變即不變。

    不變即變呢。

    這是人不自考察。

    若考察世間一切一切。

    無不如此。

    舉例即可證信。

    且如大海之水。

    随因緣變即不變。

    此海之水。

    随其江河湖海。

    大小深淺。

    寬窄長短。

    鹹淡形色波浪平靜。

    無一不是随緣而變。

    而不變者。

    唯是水呀。

    又如吾人身心。

    亦複如是。

    如心随外緣。

    榮辱得失。

    遂變喜怒哀樂。

    然本知本覺未變。

    又如人身平時之氣血變化。

    新陳代謝。

    剎那不住。

    可謂之變。

    而身未變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