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回到市局這個信封還是由你交給辦公室主任比較合适!”
“為什麼?”小王問。
肖甯說:“我想,如果我把錢交給胡局長,這就讓胡局長一點退路也沒有了。
人嘛,總是要面子的嘛!我們去了以後有人問到,你就說東西放在辦公室忘記拿了,這件事情千萬不要張揚出去!”
小王朝肖甯點點頭說:“肖處長,還是你心細,替每個人都考慮到了!”
肖甯下意識地看了看手中的那隻信封,此時,她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羅廳長的另外一件事,這件事令她深刻難忘,甚至有些動容。
機關有一種嗜好,就是喜歡搞各種各樣的論文評比活動。
其實那些文章根本也不能稱得上是什麼論文,充其量隻能算是工作總結、工作經驗,或者是領導講話、好人好事罷了。
過去機關所謂的評論文活動還不是很多,也就是全機關一年搞一次,而且規定由辦公室、研究室等部門負責。
可是現在不同了,越搞越多了,從基層到上層是層層評,每個單位每個部門都要評。
人事處的一年一度優秀論文評選活動開始了,肖甯把入選的論文稿件送到羅廳長的辦公室。
羅廳長問:“肖處長,這是什麼?”
肖甯說:“這是我們人事處今年優秀論文參評文章。
”
羅廳長說:“你把這些東西給我做什麼?”
肖甯說:“您是我們今年人事處優秀論文評選委員會主任委員。
”
按照正常的組織原則,下級是不能提拔上級的,下級也是不能給上級任命任何職務的,因為我們黨沒有授予他這個資格和權力。
但是類似像什麼評選委員會主任這樣的職務、頭銜,都是由下級提拔上級的,下級任命上級的。
對于這樣的提拔和任命,上級也都是認可和笑納的。
羅廳長明白了是怎麼回事,這又是一個部門今年的優秀論文評選活動,而且又是來請他擔任評委會主任的。
在肖甯來之前,就已經有好幾個部門的處長來找他,并向他宣布他為他們部門今年優秀論文評選委員會主任委員這一職務的決定。
然而,結果都被他統統給拒絕了。
羅廳長從政之前曾在大學做過中層領導,過去他隻知道現在大學裡的一些老師為了評職稱,到處抄論文,從校内抄到校外,從國内抄到國外,有的結果都抄到了法院。
剽竊之風,虛假之風,一度發展到了瘋狂的地步,不擇手段的地步。
但那是在學校呀,畢竟那還是一個搞純學術研究的領域呀!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在地方、在機關,這種現象也竟如此泛濫、如此猖獗,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他不得不感到暗暗的驚訝和深深的不安。
“肖處長,”羅廳長望着肖甯期待的目光問,“你認為這種評選是不是有必要年年都要搞,每個部門都要搞?”
肖處長說:“過去不是這樣,也就是由調研處一個部門負責全廳一年搞一次,像現在這樣從上到下,由下而上,每個基層、每個部門都搞,也就是這兩年才發展起來的。
在廳機關,我們人事處是最後一家搞這種活動的,而且今年是第一年。
”
羅廳長問:“為什麼,是頂不住了嗎?”
肖處長說:“也可以這麼說!”
羅廳長說:“肖處長,你是今年找我擔任評委會主任的第7個處長。
你想想,我們廳一共22個部門,如果他們都來找我,那我還辦不辦公?我不簡直成了一個專業評委主任了嗎?”
肖甯笑笑說:“羅廳長,您可能初來乍到,還不知道這裡的門道,其實我們找您就是請您挂個名,知道這件事就行了。
材料您根本就不要看,連标題都不要看,具體工作都由我們來做!”
羅廳長也笑了:“我坐享其成,隻是拿評委費?”
肖甯笑了,她沒有言語。
羅廳長沉思了一下,說:“肖處長,搞優秀論文評選活動是一件好事,它不僅能調動大家在研究工作、總結問題上的積極性,還能為領導決策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
但是論文評選必須保證質量,論文評選必須要有一個度,像現在這樣家家評,年年評,就明顯過多、過濫了。
我建議機關所有部門一律停止論文評選活動,今後統一歸到調研處,暫時定為一年一次。
廳領導除分管調研處的廳長參加以外,其他所有領導都不得參加論文評委會。
另外,我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