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五章

首頁
    在辦公室越想越放心不下苦藤河鄉的事情。

    看看表,快中午了,便去縣委辦找趙祥生,想對他說說丁安仁已經主動要求下去了,如果不行的話,他還是親自下去一趟。

    沒有料到,李冬明已經先他一步來到了趙祥生的辦公室。

    李冬明肯定是走得急了,一副氣喘籲籲的樣子。

     “李冬明你小子是怎麼搞的。

    ”看見李冬明,常方思大聲責問道。

    李冬明接過趙祥生遞過來的茶杯,猛地喝了一口,有幾分委屈地說:“我沒有料到會是這樣一種情況。

    ” “丁副縣長說他已經交待你多次了,如果群衆對集資有意見的話,就不要再集資了,拿那一百三十萬給他們修一座橋,解決他們的過河問題就行了。

    要修大橋,等以後形勢好了再說,你總是不聽話。

    ”過後,常方思對趙祥生說,“老丁說他對苦藤河鄉的情況很熟悉,他要下去。

    我覺得也行,他先下去看看,不行的話,我再下去。

    ” 李冬明說:“我不是說這次集資的事,苦藤河鄉的老百姓對交集資款修橋并沒有多大的意見,大岩村三天之内将一百五十六戶八百六十一個人的集資款一分不少地收上來了。

    還有十多戶賣豬賣雞賣糧捐了八千多塊錢的款,其他的村雖然有個别戶家庭困難,交不出那麼多錢,大部分人交集資款還是很積極的。

    我說的是那裡的群衆對五年前鄉政府将從群衆手中收的修橋集資款,拿去炒地皮借雞下蛋有意見。

    ” 常方思說:“我知道苦藤河鄉的群衆對那次鄉政府将集資款拿去炒地皮有意見。

    丁副縣長說縣裡已經派人下去查過,而且有了結論的,他們為什麼老是揪住這件事情不放?中間是不是有别的什麼原因?” 李冬明說:“聽說當時縣紀委并沒有派人下去,是丁副縣長從農業局抽的幾個人下去查的賬,在下面卻說是縣紀委派下去的人。

    人們對那次查賬一直表示懷疑,他們根本就不相信八十萬塊錢隻買得一塊亂墳崗子。

    ” 趙祥生一直皺着眉頭坐在那裡不做聲,隻是靜靜地聽他們說話。

    這時,他插話道:“苦藤河鄉的老百姓到鄉政府來吵鬧,據說去的人很多,你跑到縣裡來做什麼?顧鄉長在醫院住院,誰給群衆做解釋工作?你是不是覺得群衆把鄉政府的圍牆推倒還不夠?” 李冬明說:“我看見當時事态已經平息下來了,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了。

    丁副縣長說,省裡打電話等着我彙報,我隻有急忙趕到縣裡來了。

    ” 常方思對趙祥生說:“老丁剛才對我說,省政府辦公廳還等着彙報的。

    你看怎麼向省裡彙報好。

    ” 趙祥生的口氣有些冷,說:“一、立即退還群衆的集資款,給群衆做好解釋工作。

    二、簽訂一把手責任書,今後再不準發生類似的事情,誰要違抗中央的指示精神,在農民群衆身上打主意,不管發生在哪個鄉鎮,都要從嚴處理這個地方的一把手。

    三、加強對我們縣幹部群衆的管理工作,将矛盾解決在萌芽階段,保證不再出現集體告狀、上訪等影響安定團結、破壞改革開放大好局面的不安定因素。

    常縣長,你看是不是讓政府辦就按我說的這三條立即向省裡彙報。

    ” 常縣長走後,趙祥生闆着臉,口氣冷冷地對李冬明說:“把苦藤河鄉的情況詳細地對我說說。

    ” 李冬明說:“苦藤河鄉的情況十分複雜,這次集資可能是一根導火索。

    ” “說詳細一些。

    ”趙祥生的眉頭皺得更緊了。

     “群衆對顧家兄弟的意見特别大。

    人們都說顧家富在連山鎮修的那幢三層高的樓房,可能就是從上次炒地皮的那筆錢中間得到的好處。

    顧鄉長和鄉企業辦的兩個人也都将他們的家全搬到連山鎮去了,他們哪有那麼多的錢搬遷?”李冬明頓了頓,“當時丁副縣長在苦藤河鄉扶貧,他不可能不知道這些事情。

    群衆對他也有懷疑,說他可能也得了好處的,不然,他怎麼會從農業局抽幾個人下去查賬,卻說是縣紀委派下去查賬的工作組?為這事紀委周書記還和他争吵過。

    ”李冬明頓了頓,“這些年,丁副縣長不管是去苦藤河鄉也好,去連山鎮也好,都是住在顧家富的連山酒家。

    連山酒家這些年出的事情也不少。

    竹山垭村鄧啟放的妹妹鄧美玉,因為在連山酒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