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陽雜俎》轉引《洛陽伽藍記》,記載了下面這個故事:
魏韋英卒後,妻梁氏嫁向子集。嫁日,英歸至庭,呼曰:“阿梁,卿忘我耶?”子集驚,張弓射之,即變為桃人茅馬。
北魏時期的韋英,原籍長安,在洛陽置了地産,剛死後沒多久,喪事還沒忙活完,其妻梁氏就改嫁給了向子集。雖是改嫁,但梁氏和向子集仍住在韋英舊宅。可以想象,一邊屍骨未寒,另一邊就有了魚水之歡,韋英在地下哪受得了。結婚那天,賓朋走後,已是傍晚,梁氏和向子集正要成其好事,在昏暗的庭院中,隐約出現了韋英乘馬而立的身影,梁氏和向子集驚恐異常。這時候韋英策馬上前,大喊道:“阿梁!你這麼快就忘記我了嗎?”向子集在驚恐中取弓即射,韋英應着弓弦聲倒下馬來,立即變成桃木小人兒,他所騎的馬則變為一堆茅草。梁氏和向子集這新婚之夜算是别過了。二人在哆哆嗦嗦中挨到天亮,梁氏惶懼不已,遂将這宅子獻出來立為寺院,取名開善寺。
這段故事最早見于楊衒之的名著《洛陽伽藍記》。東魏孝靜帝武定五年即公元547年,楊衒之到洛陽為官,此時洛陽經過一系列變亂,已是荒草叢生,當年興盛的寺院也多已凋敝,追昔撫今,他感慨萬千,寫成《洛陽伽藍記》,記叙首都寺院的興衰,并穿插着講述的那個時代的政治、宮殿、街道、人文、風俗、地理、景點、娛樂、志怪以及各類掌故。由于書中所叙多為作者見聞,所以寫來逼真親切,尤其是對洛陽的街道、城門以及寺院的描述非常詳細,而語言又清美異常,蓋壓六朝。
《洛陽伽藍記》寫于永熙之亂以後。北魏晚期的局勢風雲詭谲:魏孝明帝武泰元年即公元528年春,以放蕩著稱的胡太後毒死老皇帝,另立一個3歲的孩子為新皇帝。這激怒并高興了野心勃勃的車騎将軍爾朱榮,這哥們兒從山西并州直插洛陽,四月下都,将胡太後抓獲歸案,随即将她和那個3歲的新皇帝沉殺于黃河中。緊接着,在四月中旬,爾朱榮策劃了曆史上著名的“河陰之變”:以祭天為名義,将洛陽的文武百官2000多人誘騙至河陰的一塊空地上,随後他騎馬上至山岡,對這2000多名大臣一陣狂罵,數落他們為臣不力,導緻老皇帝被害。随後,爾朱榮派騎兵将這2000多名大臣包圍起來,亂箭齊發,全部射殺。類似的大規模集體屠殺大臣事件,在中國古代史上絕無僅有。“河陰之變”後,爾朱榮立了新皇帝:魏孝莊帝,自己掌控北魏政權。但孝莊帝也不是一傻子,不甘心永為傀儡,于永安三年即公元530年秋,撒謊說在宮裡接見爾朱榮,後者并未防範,輕率入宮,遂被孝莊帝給捅了。這是更大變亂的開始。在山西并州的爾朱家族獲悉洛陽事變後,集全軍南下,攻入洛陽,殺了孝莊帝,另立新皇。普泰元年即公元531年,末世枭雄高歡起兵讨伐爾朱家族,并于永熙元年即公元532年進入洛陽,爾朱家族覆滅,洛陽一片廢墟。後高歡另立魏孝武帝,自己遙控朝政。孝武帝也不甘居臣子之下,于永熙三年即公元534年出奔長安,投奔另一個枭雄宇文泰,北魏分裂為高歡控制的東魏和宇文泰控制的西魏,高歡和宇文泰從此開始了雙雄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