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諾臯記(2):詭幻之花 避塵巾

首頁
唐文宗大和年間,蔡州有軍将名田知回,不知什麼原因欠官府數百萬錢,為此躲避到一個縣城。時有刑部尚書高瑀到蔡州視察,通知該縣官員将田監視起來。田很是郁悶,與朋友喝酒,友人問之,實情相告。在座者中有處士皇甫玄真,白衣勝雪,仙風道骨,稱此小事一樁,願為其解憂,田大喜。飯局散後,皇甫與田耳語,随後連夜奔蔡州,轉天一早拜見高瑀,表示願意以一寶物抵田知回所欠之财。高瑀開始拒絕,理由是田所欠為官錢,非私财。皇甫看了看左右,高瑀揮手令侍從退下,這時候皇甫說:“我去新羅旅行,得到一巾子,可辟塵,欲以此寶相送。”随即于懷中取出那巾子交給高瑀,高剛接到手中,就覺得渾身清涼冰爽,道:“這不是大臣能有的寶物啊!當是無價,田的性命怎麼能與它相比?”

    皇甫說:“喜歡就好,明天可以一試。”

    第二天,高瑀與部下飲宴于城外,當時蔡州久旱,風塵不小,但身揣那巾子的高瑀及所乘之馬以及随從,身上無有半點塵土。這引起宦官監軍的警覺,問高瑀:“此時風塵急,為何大人身上無一點塵土?難道……”

    高瑀不敢隐瞞,因為這宦官監軍是惹不起的,遂把事情道明,監軍很是不高興,要求見一見那皇甫玄真,于是二人一同前去。在皇甫玄真下榻的客棧,監軍說:“您隻知道這蔡州有高瑀尚書嗎?您還有什麼寶物!”

    皇甫說獻寶隻為救人,别無他意,又說:“我這裡還有一根金針,雖其力不及那巾子,但也可使人一身無塵。”

    監軍遂眉開眼笑:“哦?給我這個也行啊!”

    皇甫于是從頭巾上一抽,取出一根金針,監軍急忙将其别于自己的頭巾上,出門上馬狂奔,停下後觀看,隻見馬尾巴上有點土,而他的身上真的沒有一點。後來的日子,高瑀與監軍總是往皇甫玄真那裡跑,禮物送了不少,要求再傳授些道法,而皇甫總是笑而不言。一天晚上,皇甫不知了去向。在《酉陽雜俎》中,故事如下:

    高瑀在蔡州,有軍将田知回易折欠數百萬。回至外縣,去州百餘裡,高方令锢身勘田,憂迫計無所出,其類因為酒食開解之,坐客十餘,中有稱處士皇甫玄真者,衣白若鵝羽,貌甚都雅,衆皆有寬勉之辭,皇但微笑曰:“此亦小事。”衆散,乃獨留,謂田曰:“予嘗遊海東,獲二寶物,當為君解此難。”田謝之,請具車馬,悉辭,行甚疾,其晚至州,舍于店中。遂晨谒高,高一見,不覺敬之,因請高曰:“玄真此來,特從尚書乞田性命。”高遽曰:“田欠官錢,非瑀私财,如何?”皇請避左右:“某于新羅,獲一巾子辟塵,欲獻此贖田。”即于懷内探出授高,高才執,已覺體中虛涼,驚曰:“此非人臣所有,且無價矣,田之性命,恐不足酬也。”皇甫請試之。翌日,因宴于郭外,時久旱,埃塵且甚,高顧視馬尾鬣及左右驺卒數人,并無纖塵。監軍使覺,問高:“何事尚書獨不塵坌,豈遇異人獲至寶乎?”高不敢隐,監軍不悅,固求見處士,高乃與俱往,監軍戲曰:“道者獨知有尚書乎?更有何寶,願得一觀。”皇甫具述救田之意,且言藥出海東,今餘一針,力弱不及巾,可令一身無塵。監軍拜請曰:“獲此足矣。”皇即于巾上抽與之,針金色,大如布針,監軍乃劄于巾試之,驟于塵中,塵唯及馬駿尾焉。高與監軍日日禮谒,讨要其道要,一夕,忽失所在。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