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諾臯記(2):詭幻之花 幻影奇譚

首頁
    《酉陽雜俎》中記載了不少唐朝時的幻術,讀起來令人感到詭密異常: 張魏公在蜀時,有梵僧難陀,得如幻三昧,入水火,貫金石,變化無窮。

    初入蜀,與三少尼俱行,或大醉狂歌,戍将将斷之,及僧至,且曰:“某寄迹桑門,别有藥術。

    ”因指三尼:“此妙于歌管。

    ”戍将反敬之,遂留連為辦酒肉,夜會客,與之劇飲。

    僧假裲裆巾帼,市鉛黛,伎其三尼,及坐,含睇調笑,逸态絕世。

    飲将闌,僧謂尼曰:“可為押衙踏某曲也。

    ”因徐進對舞,曳緒回雪,迅赴摩跌,伎又絕倫也。

    良久,喝曰:“婦女風邪?”忽起,取戍将佩刀,衆謂酒狂,各驚走,僧乃拔刀斫之,皆踣于地,血及數丈。

    戍将大懼,呼左右縛僧。

    僧笑曰:“無草草。

    ”徐舉尼,三支筇杖也,血乃酒耳。

    又嘗在飲會,令人斷其頭,釘耳于柱,無血。

    身坐席上,酒至,瀉入ㄕ瘡中。

    面赤而歌,手複抵節。

    會罷,自起提首安之,初無痕也。

    時時預言人兇衰,皆謎語,事過方曉。

    成都有百姓供養數日,僧不欲住。

    閉關留之,僧因是走入壁角,百姓遽牽,漸入,唯餘袈裟角,頃亦不見。

    來日壁上有畫僧焉,其狀形似。

    日日色漸薄,積七日,空有黑迹。

    至八日,迹亦滅,僧已在彭州矣。

    後不知所之。

     故事發生在唐代宗年間,大臣魏國公張延賞未任宰相時,鎮守四川,時有印度僧人名難陀,會施幻術,可入水火,穿金石。

     難陀漫遊蜀山川水,此日行于官道上,遠處馳來一隊人馬,為首的是一戍邊将軍。

    将軍見難陀與三尼姑同行,醉酒狂歌,以為不雅,于是停馬,欲将其與尼姑分開。

    難陀說:“将軍,我自幼出家,得些道術,不如你請我喝酒,我可以表演給您。

    ”後指三尼姑,說:“她們也都精通歌舞,且是美女。

    ”将軍聽後欣然從命,請四人同行,至一驿站,設夜宴。

    在此之前,難陀不知從哪兒取胭粉,妝扮了三尼姑,更顯動人。

    席間,難陀與諸尼言笑,風神灑脫,喝到高處,對尼姑說:“何不為将軍跳個舞?”說罷,他也起身,與三尼姑并舞,姿态酷美,讓将軍和他的随從看得眼花缭亂。

    後難陀又開始打坐,而那三尼姑如上滿了發條,狂舞不已,似乎停不下來。

    難陀說:“難道她們瘋了嗎?”于是突然起身,抽出将軍的佩刀,奔向三尼姑。

    衆人皆驚。

    隻見難陀揮刀,将三尼姑砍倒,鮮血飛濺。

    将軍及衆人愣在那兒說不出話,随後呼人捉難陀,後者笑道:“莫驚慌,你們看——”說罷,他将那三尼姑舉起來,竟是三支竹杖,其血為酒。

     其幻術神奇如此。

    還有一次,難陀與人飲酒,興趣所來,叫人砍下他的腦袋,釘耳朵于柱上,頸無血。

    此時,身體仍坐于席間不倒。

    酒上來後,将其灌入脖中,釘在柱子上的腦袋,竟微微泛出紅暈,面赤而歌。

    無頭的難陀,則在一旁打着拍子。

    吃喝完畢,他那無頭之身走至柱前,取下腦袋安在自己的脖子上,沒有一點疤痕。

    讀到這兒,我們似曾相識。

    沒錯,在《西遊記》車遲國中,悟空與虎力大仙鬥法時,比的就是此術。

    竟又是原型。

    難陀還善預言。

    關于難陀,還有一個故事:他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