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諾臯記(2):詭幻之花 食月光

首頁
下面的記載,讓《酉陽雜俎》具有一種晶瑩的品質:

    昆吾陸鹽,周十餘裡,無水,自生朱鹽,月滿則如積雪,味甘;月虧則如薄霜,味苦;月盡則全盡。

    這是真實的嗎?是科學,還是隐秘偏僻的知識?

    這裡提到“昆吾”,關于這個詞,曆來有不同解釋,有人認為是西域古國,在今天的新疆哈密一帶,或為該處附近的一座山,出銅石,煉其鑄劍而為名劍,後“昆吾”代指利劍;也有人認為其地在河南,甚至有人認為在浙江。

    昆吾在西域的可能性為大。這裡說的是,該地少水,多生陸鹽,其鹽依據月亮的變化而自生,月圓時,地生鹽如白雪,味道鹹中有甜;月缺時,地上的鹽則如薄霜,其味微苦;月亮隐沒時,則地上無鹽。

    我們可以發出這樣的疑問:那鹽是皎潔的月光嗎?當一個人把月光含在了嘴裡,并且咀嚼,乃至滲透入每一寸肌膚時,又會是怎樣的呢?

    月滿西樓,映照檐棂,在睡覺前想象一下吧。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