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講本故事之前先說另外一個故事:河南登封有一書生,居于莊上。
此日夜深,突有星火現于客廳牆角,最初仿佛螢火蟲,随後四周出現光芒,大如彈丸,盤旋而飛,至蠟燭旁邊,離書生面頰一尺多遠。
書生仔細觀看,見光霧中有一女孩,紅衫碧裙,發别金钗,搖首擺尾,十分可愛。
書生用手撲之,卻是一粒鼠糞。
将其掰開,見裡面有蟲一隻,頭赤身青,不知何怪,遂殺之。
在這裡,那蟲精化作可愛少女,但終被撲殺。
看樣子,登封士人後來沒遇到什麼麻煩,不過《酉陽雜俎》所記載的下面這個故事,就不太一樣了:
大和末,荊南松滋縣南,有士人寄居親故莊中肄業,初至之夕,二更後,方張燈臨案,忽有小人才半寸,葛巾杖策,入門謂士人曰:“乍到無主人,當寂寞。
”其聲大如蒼蠅。
士人素有膽氣,初若不見。
乃登床,責曰:“遽不存主客禮乎?”複升案窺書,诟罵不已,因覆硯于書上。
士人不耐,以筆擊之堕地,叫數聲,出門而滅。
頃有婦人四五,或姥或少,皆長一寸,呼曰:“真官以君獨學,故令郎君言展,且論精奧,何癡頑狂率,辄緻損害?今可見真官。
”其來索續如蟻,狀如驺卒,撲緣士人。
士人恍然若夢,因齧四支痛苦甚。
複曰:“汝不去,将損汝眼。
”四五頭遂上其面。
士人驚懼,随出門,至堂東,遙望見一門,絕小,如節使之門,士人乃叫:“何物怪魅,敢淩人如此!”複被觜,且衆齧之,恍惚間已入小門内,見一人峨冠當殿,階下侍衛千數,悉長寸餘,叱士人曰:“吾憐汝獨處,俾小兒往,何苦緻害,罪當腰斬。
”乃見數十人,悉持刀攘背迫之。
士人大懼,謝曰:“某愚鈍,肉眼不識真宮,乞賜餘生。
”久乃曰且解知悔,叱令曳出,不覺已在小門外。
及歸書堂,已五更矣,殘燈猶在。
及明,尋其蹤迹,東壁古牆下有小穴如栗,守宮出入焉。
士人即率數夫發之,深數丈,有守宮十餘石,大者色赤,長尺許,蓋其王也。
壤土如樓狀,士人聚蘇焚之。
後亦無他。
唐文宗大和末年,荊州南部有松滋縣,縣中有一士人閑居于親戚的莊園。
一日晚,二更過後,士人正欲夜讀,忽然門開。
士人離座掩門,還未回到書案前,那門又開了,此時外面并無風刮過。
這時候突然聽到有個聲音從地上傳來:“先生初到這裡,可否感到寂寞?”其聲音細微,一如蒼蠅嗡嗡。
士人順着聲音望去,見地上站着一個半寸多長的灰色小人。
士人平時還算有些膽量,沒搭理那灰色小人,乃回返。
灰色小人似乎有些不快,責備道:“我前來拜訪,難道您不講究一點主客禮節嗎?”
士人依舊不予理睬,自顧自地伏案讀書,那灰色小人頗為不爽,指責不已,最後登上書案,将硯台掀翻。
士人大怒,用筆将那灰色小人掃落于地,小人慘叫數聲,趔趄着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