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章 盜俠:仙劍奇俠 暗器一種

首頁
段成式有個朋友叫廣升,是長安慈恩寺僧人。據他回憶:在唐德宗貞元年間,四川阆州有一奇僧叫靈鑒,善以手指發射泥丸。當然不是普通的泥丸,這位和尚手中的泥丸是用以下配方制造的:洞庭湖岸邊的沙土3斤、炭末兒3兩、瓷器末兒1兩、榆樹皮半兩、泔水2勺、紫礦(一種豆科植物)2兩、細沙3分、藤紙(以古藤制成的紙張)5張,渴拓汁(不知什麼玩意兒)半合,将這九種原料均勻攪拌,搗上至少三千杵,然後将其制成丸狀,于陰處晾幹,就成功了。随後的故事就跟這種暗器有關了,《酉陽雜俎》的記載是:

    慈恩寺僧廣升言,貞元末,阆州僧靈鑒善彈,其彈丸方:用洞庭沙岸下土三斤,炭末三兩,瓷末一兩,榆皮半兩,泔澱二勺,紫礦二兩,細沙三分,藤紙五張,渴拓汁半合,九味和搗三千杵,齊手丸之,陰幹。鄭彙為刺史時,有當家名寅,讀書,善飲酒,彙甚重之,後為盜,事發而死。寅嘗詣靈鑒角放彈,寅指一枝節,其節目相去數十步,曰:“中之獲五千。”一發而中,彈丸反射不破,至靈鑒乃陷節碎彈焉。

    唐朝時有阆州刺史名叫鄭彙,身邊有個叫寅的門客,此人既好喝酒,又愛讀書,還會舞槍弄棒,長于各種暗器,為鄭彙器重。隻是後來此人不學好,成了黑道中人,當了強盜,最終事發而死。在寅活着時,在鄭彙的發起下,他與靈鑒和尚進行了一次彈丸較量。

    那是唐朝的一個夏天吧,清風徐來,花葉不驚。在刺史的庭院裡,朋友們閑坐着,侍女不時穿梭其間,突有人大叫:還不比呀?!于是,寅起身來到階前,指着幾十步外的一棵松樹的某段枝節,對靈鑒說:“禅師!如果我擊中了,當赢你五千錢,反之亦然!”

    鄭彙和他的朋友們表示贊同。寅說罷,從囊中取出一粒泥丸,用中指和食指相夾,甩出而擊中,随後那泥丸又反彈了回來,沒破碎。輪到靈鑒了,和尚起身,手指間夾着用特殊材料制成的泥丸,靜默如偶,突然發力,寬袖飄蕩,驚起樹上的飛鳥。在衆人詫異間,那泥丸已中目标,深深地碎陷于樹中。

    鄭彙刺史帶頭鼓掌,大家齊聲道:“神了。”

    有人說,靈鑒手裡的泥丸不是用九種材料制造的嗎,怎麼還碎了?看來這玩意兒不怎麼樣哦。不是那麼回事。靈鑒的泥丸自然沒問題,之所以碎于樹中,隻能說靈鑒發力更狠,内力更強。因為武林中人都知道,手發丸狀暗器,最難的是既擊中目标,又使其碎于目标中,要想達到這種境界需要特别的功力。而靈鑒可謂高手了,泥丸擊中樹後,既沒彈回,也沒在樹外破碎,而是碎嵌于硬木中。如此推測,要是擊中人的腦袋呢?由此看來,比之于靈鑒,寅手頭上的功夫還嫩點,難怪後來沒當好強盜。如果有靈鑒的功夫,逃跑時回頭發射幾粒,早就把官府的捕快們幹掉了,也不緻于最後被逮着處死。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