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相遇,因相談投機,所以共行,并接受您的邀請,可現在已走了二十多裡,依舊不到,你是什麼意思呢?”
僧人隻說:“跟我走好了。
”
僧人又往前走了百餘步,韋生已知其為大盜,于是在身後發射彈丸,正中其後腦。
僧人似乎沒什麼感覺,韋生又連續發射,五發彈丸皆中其腦,僧人這才摸其後腦,說:“你别再搞惡作劇了好不好?”
韋生無可奈何。
此時,二人行至一莊,有數十人舉火炬出迎。
僧人拉韋生來到中廳,說:“公子莫怕。
”随後,又問左右:“這位公子的家眷安排好了嗎?”左右遂引韋生去看,見其妻女别在一室,被安排得很好。
随即韋生回到中廳,僧人握其手說:“我确是大盜,與您共行,本來無甚好意,欲行加害,但公子身懷絕技,為貧僧敬佩。
當然,也就是我,若逢他人,早被您擊倒而丢命了。
您的彈丸都在這裡——”說罷,僧人摸了一下後腦,五顆彈丸皆墜地有聲,而其腦竟無傷痕。
韋生連說慚愧,随後二人夜宴。
僧人說:“我有幾個義弟,願意引見給你。
”不一會兒,進來紅衣大漢五六名,列于階下。
僧人說:“快來拜見公子,若是你們遇到他,腦袋早就成齑粉了。
”
吃完飯後,僧人說:“我雖為僧人,但做大盜已很長時間了,現年歲已高,欲改前非,可不幸有一逆子,名叫飛飛,其本領已高過我,我令其退出江湖,但不奏效,今晚你能否幫我将其除掉,以絕後患?”
正說着,飛飛出來了:“知有高人前來,我欲與之比拼武藝。
”飛飛年方十六七歲,身着碧衣長袖,膚色如脂,看似羸弱,而目光如鷹視狼顧。
僧人呵斥:“退下,後堂相待!”
飛飛走後,僧人取出一把長劍并将地上的五枚彈丸撿起交給韋生,說:“希望你使盡渾身武藝,為我斬殺飛飛!”
韋生見僧人殺意真摯,遂入後堂,此時飛飛手持一馬鞭站于堂中,房屋四角點着四盞蠟燭。
韋生入堂後,即引弓發彈,心想必能擊中飛飛,結果是彈丸叮當落下,再看飛飛,竟已現身梁上,沿壁而行,輕功了得。
韋生大驚,又發彈丸,皆不中,遂舉劍逐之。
飛飛騰挪閃轉,離韋生隻有一尺的距離,韋雖砍斷了其馬鞭,但終不能傷其人。
這時候,僧人将門打開,問韋生可否除掉飛飛,韋生搖頭而出。
僧人怅然若失,對歪着頭的飛飛說:“你此生終為盜賊,有什麼辦法呢?”
故事到這基本上就結束了。
當夜僧人與韋生共論劍藝,但可以想象在二人中間,始終有飛飛的陰影在徘徊。
顯然這少年才是後來居上的高手。
上面的故事對後世的武俠小說影響很大。
在明朝時,王世貞編輯了一本書叫《劍俠傳》收入唐朝及以後的仙劍奇俠小說33篇,其中就包括段成式的這幾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