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二 兩隻老虎

首頁
    人?” 王太一害怕,掉在了地上。

    沒辦法,跑是跑不了了,王太隻好坦白身份。

    虎神沉吟良久,道:“說起來,你本是我的食物,按天命,應在十多天後被我吃掉,而我今天提前去捕捉你,所以才被你打了一棒。

    既然我們再次相遇,說明有緣分,那我就放過你,并保護你吧!” 王太驚喜而拜。

     虎神說:“十幾天後,你帶一頭豬來,将自己的血塗在它的頭上。

    然後,将豬系在廟外庭中的大樹上,你則上樹躲避。

    按我說的做,你可平安。

    ” 十多天後,王太帶着豬來了。

     虎神多少有點意外:“你真的回來了?能誠信如此,真乃君子,我更無理由欺騙于你。

    ”抹有王太的血的豬被系在了樹下,王太則躲于樹上。

    一切安排妥當後,虎神從屋子裡跳出,落地化為虎,至樹下,對王太仰視而吼,一邊往上跳躍作撲食狀,而不可得。

    随後,虎神掉頭将豬吞噬。

    然後鑽回廟裡,等再出來後,又已化為虎神。

    他對王太說:“你可以下來了。

    ” 王太來到地上,再拜虎神。

     這确實是一隻不錯的老虎,有誠信,事情想得也周到。

    在這個故事中,有一點需要清楚,那就是老虎為虎神時,是人的思維;化為原形後,則完全是虎的思維了,如果王太不上樹,定為其所食,這也是其做以上安排的因由。

    《廣異記》所記載的另一個故事中,也有此說法:位于西南黔地的費州,在唐朝時,境内多虎,有叫費忠的,曾夜宿山林,在樹下聚柴火後,自己上樹以躲猛獸。

    老虎來後,尋不見費忠,便脫去虎皮,變為一老人,在柴火邊枕手而睡。

    很是勇武的費忠趁機持刀而下,橫刀于那老人脖子上,後者遂求饒。

    費忠問其是什麼人,老人說:自己是北村的費老,因做錯事,被罰為虎,按上天所定,要吃一個叫費忠的人,才可托生。

    費忠問,天命如此,有什麼辦法嗎?老人說,可以以同名同姓的代替。

    費忠說,南村有一個人,也叫費忠,那就以其代替自己吧。

    随後,老人叫費忠上樹,從樹上将自己所脫下的虎皮扔下,費忠問其緣故,老人說:“我若入皮,則不相識。

    脫聞吼落地,必當被食。

    事理則然,非負約也。

    ”也就是說,化為虎後,就完全不再認識費忠了。

    老人得虎皮後,從後腳一點點鑽入,遂化為虎。

    再說那南村,還真有一個也叫費忠的,這天他正在鋤地,一擡頭見一隻老虎正瞪着自己,還沒反應過來,就被吃了。

     第一個故事中,主人公在虎神的指點下,躲過災禍。

    但在第二個故事中,老虎和主人公就不太地道了,把兇險偷偷地轉移到同名同姓的那個人身上,導緻人家糊裡糊塗地被吃掉。

    他們顯得渺小了許多。

     這是兩個不同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下的有關老虎的故事。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