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下面這個神奇的故事。
唐朝時,江南吳郡即現在的蘇州,有一個叫陸颙的人,自幼愛吃面食,但不知道為什麼,吃得越多,其人愈瘦。
成年後,他赴長安應考,因未中,遂入太學繼續讀書。
在長安期間,他依舊保持着自己喜歡食面的習慣。
這一天,突然有幾個胡人帶着酒食出現在他的門前。
入内落座後,其中一人對陸颙說:“我們是南越人,長于蠻邦,聽說唐天子網羅天下英傑于太學,且以文明感化四夷,所以我們翻山航海,來到中土長安,參觀太學中的文明之光。
而您姿神俊朗,儀表超然,真大唐名士!所以想與您結交。
”
陸颙說:“我有幸就讀太學,但沒什麼特别才能,又如何配得上您的擡愛?”說罷,為群胡設宴,甚是歡暢。
十幾天後,那群胡人又來了,帶着貴重的絲綢和黃金贈送給陸颙。
陸颙突然有一絲懷疑,認為他們别有所圖,于是拒之不受。
為首的胡人說:“您生活在富足繁榮的長安,但卻面有饑寒之色,所以贈送了這些東西。
我們隻是喜歡與您交往,請不要有什麼懷疑。
”
陸颙隻好接受饋贈。
胡人走後,陸颙把這件事告訴了同學們。
有同學當即指出:“胡人好利,即使微小如鹽米,也不惜相争而殘殺,怎麼會平白無故地給你黃金和絲綢?而且太學中學生甚多,為什麼不給他們?其中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為了安全起見,你還是到長安郊外住一段時間吧。
”
陸颙覺得有道理,于是隐于長安郊外的渭水邊。
但隻過了一個月,那幫胡人竟又出現在門前!陸颙大驚,他不能明白這些胡人是怎麼找到這兒的。
為首的胡人笑呵呵地說:“您住太學的時候,周圍人太多,有些話不好說,現在您偏居郊野,正合我意,當一訴為快。
”
其他胡人附和道:“對,太對啦。
”
陸颙沒辦法,隻好請他們入座。
為首的胡人拉着陸颙的手說:“我們來這兒,并非偶然,而是有事相求,希望您答應。
我們所求的,對您來說,沒什麼害處,對我們則有很大好處。
”
陸颙說:“請賜教。
”
為首的胡人說:“您是不是好吃面食?”
陸颙說:“對,怎麼了?”
為首的胡人微微一笑:“那就好。
其實,吃面的并不是您,而是您腹中的一條蟲子。
現在,我給您一粒藥丸,吃了就會把蟲子吐出來。
您把這條蟲子賣給我,況且您吐出了它,對您身體健康也有好處。
可以嗎?”
“我腹内有蟲?”陸颙大驚,“如果真如君所說,又有什麼不可以?”
為首的胡人取出一粒藥丸,呈紫色,叫陸颙服下。
說來也奇怪,沒多大工夫,陸颙就真的咳嗽出一條二寸多長的青色蟲子,狀如蝌蚪。
為首的胡人看到後甚是驚喜,激動地說:“它就是傳說中的消面蟲,為天下奇物啊!”
陸颙說:“您怎麼認識它,并知道在我腹中?”
為首的胡人說:“我等旅居長安,專尋四方之寶,有一天突然發現長安上空寶氣沖天,仔細一查,寶氣來自太學,于是我們前去探看,還未來得及把事情說明白了,您就轉移了住所。
後來,我們看到寶氣又出現在渭水上,于是尋訪至此。
說起此蟲,他吸收了天地中和之氣而生成,天性好吃面,因為麥子秋天種植,轉年夏天才熟,正好承受了四季之氣。
不信的話,您可以取面來一試。
”
陸颙很好奇,取來一鬥多白面,被那小小蟲子很快就吃完了。
陸颙覺得很有意思,問:“此蟲有什麼用處?”
“天下奇寶往往都吸收天地中和之氣,一如此蟲。
而此蟲又可謂寶中之寶,有它在手,那些一般的寶物便不在話下了!”為首的胡人說罷,将那蟲子放進竹筒,又将竹筒鎖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