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黑夜2》中說到張果乃萬年白色蝙蝠所化,按下面的說法,蝙蝠确實有成精的可能,也就是說當時道士葉靜能對張果的判斷是有根據的。
現在要說的主人公叫木師古,一個具有想象力的名字,聽上去就像個得道之人。
說起來,道士的名字往往具有特點,多取“玄”、“隐”、“微”、“靜”等悠遠之字。
不過,也有例外,按《宣室志》記載:“大曆年間,有仆仆先生,不知何許人也,自雲姓仆名仆,莫知其所由來。
家于光州樂安縣黃土山……神仙頻降,有姓崔者,亦雲名崔,有姓杜者,亦雲名杜,其諸姓亦爾,則與仆仆先生姓名相類矣。
”也就是說,這些得道之人的名字分别叫仆仆、崔崔、杜杜……有點意思。
接着說木師古。
本故事中,他的身份是位旅行者。
唐德宗貞元初年(785年)的一個夏天——又是貞元年間!貞元這二十年(785—805年),唐朝發生過那麼多奇異的故事。
綜觀唐朝志怪與傳奇,故事發生的時間背景,除了德宗貞元時代外,就以憲宗元和時代(806—820年)和文宗大和時代(827—835年)為多了。
唐朝中期的這半個世紀充滿了迷人的詭秘氣氛。
木師古背着包正行走在江南金陵地界,日暮時分,他投宿到一座古寺。
木師古拜見住持,住持讓他住在側廂房的一間陋室裡。
木師古有遊俠之性情,非常不悅,因為他看到本應住人的客廳緊緊地閉着。
于是,他質問住持:“我為什麼不能住這一間?”
住持說:“并非我吝惜,隻因這客廳有兇物,入住者非傷即死,我在此寺生活了三十多年,客廳傷了三十人!一年前,我令徒弟将其關閉,再不敢住人。
”
木師古執意要住。
他越聽住持的話越是感到好奇。
住持沒辦法,隻好叫徒弟打開廳門,收拾了一下,叫木師古進去。
房間一明兩暗,正中是廳堂,左右是寝室。
木師古轉悠了一下,看出這屋子确實已有很久沒有住人了,因為積塵遍地,并有蛛網。
木師古相信了住持的話,但現在已騎虎難下,即使這裡面真的有兇,也隻能住下了。
入夜後,木師古大約也有些害怕,所以在睡覺前做了準備,從行李裡抽出一把尖刀,枕于頭下。
這覺算是睡不好了。
他在床上輾轉反側,腦子裡一直在琢磨:屋子裡會有什麼怪異事發生?他又檢查了一下裡屋和外面的廳堂,沒發現可疑的地方。
迷迷糊糊中,木師古挨到二更天。
忽然,躺在床上的木師古感到一陣寒冷,一下子就醒了。
要知道,現在正是夏天。
木師古在黑暗中有些緊張。
随後,他感到那股寒氣是從帷幄外一點點飄過來的,仿佛有人在扇扇子。
木師古悄悄起床,猛地抽出尖刀,向帷幄外刺去。
到底是常在江湖上走,雖然開始有些擔心,但兇怪之事發生後還是能主動出擊。
木師古并不下床去看,而是收好尖刀,再次躺下。
時間到了四更,他感到那股寒冷之氣又吹了過來,木師古又抽出刀來……
天亮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