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三 充滿蝙蝠的房間

首頁
    ,寺裡諸僧叩門,木師古應答,衆人皆驚。

    大家進屋,在床邊發現了兩隻中刀刺而亡的蝙蝠。

    每一隻蝙蝠的翅膀都有一尺八寸長,它們的眼珠突兀,呈銀色。

    寺院住持說:“按《神異秘經法》的說法,百歲蝙蝠往往會附于生人的嘴上,吸其精氣,以求長生。

    到三百歲時,就可化為人形,飛遊天界。

    現此二物被滅,可見它們還不到三百歲,法力還不是很厲害。

    ” 遊子木師古,貞元初,行于金陵界村落。

    日暮,投古精舍宿,見主人僧,主人僧乃送一陋室内安止。

    其本客廳,乃封閉不開。

    師古怒,遂诘責主人僧。

    僧曰:“誠非吝惜于此,而卑吾人于彼,俱以承前客宿于此者,未嘗不大漸于斯。

    自某到,已三十餘載,殆傷三十人矣。

    閉止已周歲,再不敢令人止宿。

    ”師古不允,其詞愈生猜責,僧不得已,令啟戶灑掃,乃實年深朽室矣。

    師古存心信,而口貌猶怒。

    及入寝,亦不免有備預之志,遂取箧中便手刀子一口,于床頭席下,用壯其膽耳。

    寝至二更,忽覺增寒,驚覺,乃漂沸風冷,如有扇焉。

    良久,其扇複來。

    師古乃潛抽刀子于幄中,以刀子一揮,如中物,乃聞堕于床左,亦更無他。

    師古複刀子于故處,乃安寝。

    至四更已來,前扇又至。

    師古亦依前法,揮刀中物,又如堕于地。

    握刀更候,了無餘事。

    須臾天曙,寺僧及側近人,同來扣戶,師古乃朗言問之為誰,僧徒皆驚師古之猶存。

    詢其來由,師古具述其狀,徐徐拂衣而起,諸人遂于床右,見蝙蝠二枚,皆中刀狼藉而死。

    每翅長一尺八寸,珠眼圓大如瓜,銀色。

    按《神異秘經法》雲,百歲蝙蝠,于人口上,服人精氣,以求長生。

    至三百歲,能化形為人,飛遊諸天。

    據斯未及三百歲耳,神力猶劣,是為師古所制。

    師古因之亦知有服練術,遂入赤城山,不知所終。

    宿在古舍下者,亦足防矣。

    (《博異志》) 蝙蝠在古代被認為是神秘的象征,這種神秘來自它們的模樣和習性:它們的相貌如此怪異,因類似老鼠,在唐時又被稱為仙鼠;它們有一雙沒有羽毛的肉翅,按生物學家的判斷,在這個廣袤的世界上,作為哺乳動物的蝙蝠,是唯一能飛行的野獸;它們喜歡倒挂着休息,夜間才出來活動,沒人知道它們白天待在哪裡。

    這所有的一切都給人以想象。

    古寺中的蝙蝠,單翅長一尺八寸,雙翅張開近四尺,個頭非常大(現在發現的最大蝙蝠即吸血蝙蝠,雙翅張開可長達1.5米)。

    在上面的故事中,講到蝙蝠吸人精氣後,滿三百歲,可化人形。

    但更多的觀點認為,到了一千歲時,它們的顔色可由黑色變為白色,成為張果那樣的。

    所以,唐人對白色蝙蝠是非常敬畏的。

    說到蝙蝠的顔色,按晚唐段成式所著的《酉陽雜俎》記載,南方還有一種紅色蝙蝠:“劉君雲,南中紅蕉花時,有紅蝙蝠集花中,南人呼為紅蝙蝠……”這種蝙蝠和它們所喜歡栖息其中的美人蕉都是有劇毒的。

     至于木師古,他背上行囊繼續上路了。

    後來,有人在浙江赤城山看到過他。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