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四 晚唐風景

首頁
    貴,民有殍于溝塍者。

    至蠶月而桑多為蟲食,葉一斤直一锾。

    新安縣慈澗店北村民王公直者,有桑數十株,特茂盛蔭翳。

    公直與其妻謀曰:“歉儉若此,家無見糧,徒極力于此蠶,尚未知其得失。

    以我計者,莫若棄蠶,乘貴貨葉,可獲錢千萬。

    蓄一月之糧,則接麥矣。

    豈不勝為餒死乎?”妻曰:“善。

    ”乃攜插坎地,養蠶數箔瘗焉。

    明日淩晨,荷桑葉詣都市鬻之,得三千文,市彘肩及餅餌以歸。

    至徽安門,門吏見囊中殷血連灑于地,遂止诘之。

    公直曰:“适賣葉得錢,市彘肩及餅餌貯囊,無他物也。

    ”請吏搜索之,既發囊,唯有人左臂,若新支解焉。

    群吏乃反接送于居守,居守命付河南府。

    尹正琅琊王公凝,令綱紀鞫之。

    具欵雲:“某瘗蠶賣桑葉,市肉以歸,實不殺人,特請檢驗。

    ”尹判差所由監令就村驗埋蠶處。

    所由領公直至村,先集鄰保責手狀,皆稱實,知王公直埋蠶,别無惡迹。

    乃與村衆及公直同發蠶坑,中有箔角一死人,而阙其左臂,取得臂附之,宛然符合。

    遂複領公直詣府白尹。

    尹曰:“王公直雖無殺人之辜,且有坑蠶之咎,法或可恕,情在難容。

    蠶者,天地靈蟲,綿帛之本。

    故加剿絕,于殺人不殊,當置嚴刑,以絕兇醜。

    ”遂命于市杖殺之。

    使驗死者,則複為腐蠶矣。

    (《三水小牍》) 王公直被扭送到官府,河南府尹正王公凝審理了這個案子。

    王公直表示,他确實沒殺人,并叫官差去他家桑樹下檢查。

    官差前往檢查,到了村子,鄰居們也說王公直平時沒惡迹。

    但問題是,到了埋蠶的地方,挖開一看,裡面真的有一具屍體,少一條臂膀。

    把王公直行囊裡的臂膀拿來一放,正好接上。

    官差回報河南府尹正王公凝。

    王公凝沉吟良久,說:“這當是蠶蟲在報複。

    王公直雖沒殺人,但将蠶活埋。

    蠶,天地之靈蟲,綿帛之根本。

    律法可恕,情理難容,其所作為,實與殺人沒區别,當用嚴刑以絕此兇醜現象。

    ” 王公直遂被處決。

    随後,王公凝再叫官差去檢驗埋在地裡的那具死屍,已不見,都化為腐蠶。

     這個故事實際上講到唐朝末年全國性饑荒的嚴重。

    從公元9世紀70年代懿宗末年開始,到唐僖宗即位,偉大的唐帝國行将崩潰。

    黃巢暴動造成的亂局大約是各個朝代末最殘酷的。

    與刀兵共起的是曆史上最嚴重的一次饑荒。

    現代學者甚至認為,由氣象造成的全國性顆粒無收是導緻唐朝滅亡的重要原因。

    當時,吃人肉不是某些人的特殊愛好,而是沒辦法的事。

    可以認為,從懿宗末年開始的饑荒一直延續到五代十國時期。

     以五代十國時期的一個故事為例,當時安徽霍邱有個縣令叫周潔,罷任後遊淮河。

    當時正鬧饑荒,一路走來,周潔發現絕少有煙火,好不容易看到一所屋舍,但叩門許久才有一個女子開門。

    女子說,現在是饑荒之年,家中老幼都餓倒在床,沒什麼東西招待客人,中堂隻有一張小榻可供睡眠。

    周潔稱謝,跟女子入門。

    來到堂中,女子的妹妹從裡屋出來,但藏在姐姐身後,看不到臉。

    周潔自己包中還有些幹糧,就取出兩塊燒餅,給了那個女子和她的妹妹,姐妹倆很高興,拿回裡屋吃。

    後來再無聲息。

    周潔感到莫名的恐懼。

    但他沒敢多想,草草睡下。

    天亮時,他呼喊那個女子,裡屋卻寂靜無聲,周潔一閉眼,猛地把門撞開,“乃見積屍滿屋,皆将枯朽,唯女子死可旬日,其妹面目已枯矣,二餅猶置胸上”。

     那兩塊燒餅還被餓死的姐妹倆緊緊地抓在手中,恐懼中令人悲傷。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