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鬼你第一,也沒看你去當演員。
”S笑罵道。
“這裡是解決了,不過後面還有六個小區。
”晖兒擔心道,“如果每個都這麼處理,隻怕時間上會來不及。
”
“隻要我們接着再去幾個小區,自然就會有人幫我們處理的。
”我笑了笑,随手點上一支煙,“接下來真正要頭痛的,倒是那三個陽宅陰局的井字樓。
”
在處理完煞源之後,林嶽信口胡謅地和馬臉忽悠了一會兒,帶着莫炎大搖大擺地離開了小區。
有了“大師”的明示,我們自然也不再逗留,假意惋惜了幾句便告辭而去,留下那個垂頭喪氣的馬臉在那裡怔怔發呆。
高調出場,一擲千金,帶着禦用風水師四處購房,這樣的舉動勢必會傳入那個李守信的耳中,所謂做賊心虛,驚動之下對方一定會想法處理掉那些隐藏的煞源,以免事發東窗。
如此一來,我們便省去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這就是我和耿婆事先商定的“敲山震虎”。
在此之前,我對這計劃尚有疑慮,但現在卻已是自信滿滿,對于身家頗豐的李守信而言,他最害怕便是無法享受現有的萬貫家财。
因為他所布下的煞源一旦被人揭發,其後果足以讓他锒铛入獄。
“打生樁,愚昧無知的家夥。
”莫炎冷冷地冒了一句,扳轉方向盤,車子拐上另一條大道。
古往今來,一些宏大的建築物都被作為社會文明和統治者權力的象征,雖然古代的建築技術不及現代先進,但仍有不少偉大建築物成為千古流傳的文化奇迹。
這當中除了依靠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不惜工本的人力物力支持外,相傳還有匪夷所思的恐怖方法來協助施工,名為“打生樁”。
在源遠流長的建築曆史中,先後出現不少令人驚歎的建築物,如萬裡長城、大運河、紫禁城等,而“打生樁”則是建造業中隐蔽流傳的一項惡俗,其方法基本要點便是在建築工程動工前,犧牲活人來鎮邪。
關于“打生樁”最典範的傳說,是秦代建造萬裡長城時,據說所有被強制征召的工人在完工之後都被活活埋在了長城牆腳之下,目的是令其靈魂和長城合為一體,保護長城永不倒下。
而這個習俗也傳至日本,并稱之為“人柱”,方法大抵相同,就是在建築時将人活埋入支撐全座建築物的主力梁柱内。
相傳這種做法的起源于建橋時的祭祀手段,先要找來一對童男童女,把男童活埋在橋頭的橋墩内,而女童則活葬在橋尾的橋墩中,當橋建成後,他們就會成為了該橋的守護神,保佑該橋永不倒塌。
一些愚昧迷信的建造業者認為,建築工程施工稱之為動土,亦意味着翻動地下的泥土,不免會騷擾并觸怒久居于那裡的邪靈,于是便會阻撓工程進行,輕則令建造期間頻生意外,重則令建築物倒塌,所以“打生樁”這個殘忍的習俗便悄然隐蔽地在某些建築中出現了。
在迷信這種做法的人群中有一個不成文的傳統,在打下第一樁之前先要擇定吉日吉時,找一小童以鋼筋自頂門活活釘死,澆注上水泥,埋在工地上的一個吉位内,并由法師舉行動土拜祭儀式,他們相信這樣能确保日後工地平安及工程進度順利。
傳聞香港一些戰前的建築物,也是以這方法建成,早前在何文田的一個建築地盤中掘出的兒童骸骨,據說就是昔日的“生樁”。
有時候愚昧和迷信往往會蒙蔽人們的心智,一面活活害死那些無辜的孩子,一面卻又指望他們死後能保佑建築的安甯穩定,這種奇思怪想的理論隻怕是沒有多少正常人能夠理解的。
而李守信就正是采用了這種殘忍的方法,但他卻比那些愚昧者略懂一些風水常識,将所謂的“生樁”作為了布局中的“煞源”。
“先别生氣,等這事完了,咱們找那個李守信好好樂樂去。
”林嶽破天荒地安慰起莫炎來。
車子停在了旅店門口,莫炎看了林嶽一眼,右手伸向他的面前:“一言為定。
”
……
警局内,會客室。
“這……這太令人發指了!”一名佩戴着高級警銜的男子拍案而起,面前的桌上擺放着一些七寸照片,照片裡是幾根碎裂的水泥柱特寫,殘亂的碎塊中露出半截幹癟的孩童屍身。
“馬上通知所有警員,緊急集合!”那男子高聲命令道,身邊的警員敬了個禮,一陣風地消失在門外的走廊上。
“這隻是其中一處的證據樣本。
”坐在桌子對面的年輕警官說道,“要取證他承建的所有建築,隻怕需要不少時間。
”
“韓笑同志,謝謝你的提醒和配合。
”那男子上前握住年輕警官的手道,“取證上不必擔心,我們警局的效率是一流的!”
“張局,您客氣了。
”年輕警官臉上露出調皮的笑容,“我隻是盡自己的職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