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買賣

首頁
    做交易的人,先口上說暗語,比如賣家說:新出土的山根。

     山根就是玉器的意思。

     買家一聽,如果有興趣,就會詳細詢問:山根多重? 這重量其實不是指真正的重量,而是指年代一類。

     兩人一番暗語對下來,交換了買賣物品的信息,如果這門生意想繼續,就得先估價。

     過去都是寬袍大袖,兩人用袖子遮住手,玩袖裡乾坤,各自比手勢出價,價格估好,便可以去真正的店鋪裡詳談。

     若有人想組織‘掌眼’挖蘑菇怎麼辦?也行。

     那些上了年頭的古玩店,大多有自己的‘供貨商’,如果你想挖蘑菇,隻要找準這樣的店家,對方覺得你可信後,便會牽線搭橋,事成之後,倒出來的東西,店裡全收了。

     這其中的門道數不勝數,我也隻是知道一些皮毛。

    現如今的潘家園,進行了現代規劃,鬼市兒也沒有了,賣的貨裡面,一百件有九十九件是假的。

    這些假貨,專門用來坑外國同胞。

    那些外國人近年來特别推崇中國的古玩,都喜歡來潘家園‘淘寶’。

     雖然時事在變化,形式也發生了改變,但這些暗地裡的交易,依舊在潘家園熱火朝天。

    有句話是這麼形容的:不懂古玩的,就去琉璃廠,那邊兒假貨少,上當幾率低,但好貨不多。

    真正懂行的,會看、會聽、會聞、會說的,都是去潘家園,那地方雖然看起來寒顫,但地下流動的,可都是硬貨。

     我和豆腐下了車,一路往裡逛。

     這地方不論什麼時候,都是人流如織的,比深圳那華美的古玩城可熱鬧多了,走在裡面摩肩接踵,汗流浃背,兩旁一道道過去全是擺地攤的,什麼黃貨、白貨、山根、雙圓、混球、軟片兒、硬片兒、親口、大口、長頸,叫的上名的,叫不上名的,多了去了。

     我和豆腐看的眼花缭亂,目光所見到的全是仿古貨,耳裡聽到的也都是胡天海地的交流聲,什麼我這對珍珠耳環是當年慈禧太後戴過的,我這個鎏金龍木桶是當年同治皇帝上廁所用的,我和豆腐逛了一圈,都是些西貝貨。

     我心想:這些擺地攤的,都是些水貨,真正的行家沒準兒還在裡頭的店面中,還是抓緊時間往裡面看看。

    正打算帶着豆腐走快些,忽然聽到旁邊一個擺地攤的,正在忽悠一個老外。

     那擺地攤的頂着一個方便面頭,身上穿着文化衫,臉上全是大疙瘩,往人堆裡一扔,可以吓壞一堆姑娘。

     隻見他手裡拿了個親口,也就是碗。

    那碗黃色,上面繪了彩龍,正忽悠那老外說:“……這是康熙黃釉瓷,不能少價,看你是個有緣人,古董講究的就是個緣分,兩千塊你拿走,咱們交個朋友。

    ” 豆腐不太懂古玩,說:“這麼一個破碗,真的還是假的,能值兩千嗎?” 我說:“清代黃釉瓷燒制最好,工藝最高的,是雍正時期的貨。

    康熙黃釉釉質細而晶瑩,似雞油,所以又稱“雞油黃”,胎厚重而剔透。

    你看看那個,釉糙發青,而且帶着賊光,分量不用過手,看瓷片兒就知道不過關,是流水線上的批次貨,二十塊錢都貴了。

    ” 原本這地方人來人往,我說的聲音又小,誰知那老外中文還真不賴,居然聽懂了我這一連串話,本來都要給錢了,聞言立刻罵那擺攤的方便面頭是騙子,嘴裡說着:“Goddamn!”趕緊走的遠遠的。

     那擺攤的頓時怒了,雙手叉腰,打量着我,一幅被惹毛的樣子,說:“看得出來,你有兩把刷子,不過不懂别他媽瞎說。

    釉子發青,是‘蛋黃青’釉,還有這光,這不是賊光,是‘油頭’,常年把玩下來才能形成的油頭。

    你小子是來砸場子的吧?” 所謂的油頭,指的是人油,一件古物,如果經常有人去把玩它,人手上的汗液油份經常摩擦,久而久之便會吸油,表面泛出油光,一般有油頭的東西都假不了。

     但古玩這東西考的就是眼裡,那碗要真是康熙黃釉親口,哪兒能才賣兩千,至少也得兩百來萬。

    我也不想跟這人瞎磨叽,拉了豆腐就準備走,那攤主猛的往我跟前一站,說:“不許走,今兒個你不把話給我說清楚,别想離開我這鋪子。

    ” 我這人向來是吃軟不吃硬,他這麼一說,我還真來火了,冷笑一聲,正打算讓他見識見識什麼是虎威,他忽然又壓低聲音說了句:“山根叼着鳳凰,六個六,借一步說話。

    ” 豆腐也已經掄起袖子準備幹架,聞言道:“什麼鳳凰六個六的,少和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