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窦、窦爺,窦兄弟,你就是我的親兄弟,咱們是相見恨晚……哦,陳兄弟你問買家?這可說來話長了。
”
一頓飯下來,三人已經是稱兄道弟了,石疙瘩也不再滿嘴瞎扯,抹了抹嘴,打個飽嗝喝了口茶,便看着我和豆腐二人,神情嚴肅,臉上的疙瘩都發出紅光似的,清着嗓子,說:“這件事,說起來大有來頭。
實不相瞞,二位手裡的扳指和玉如意,都是冷門貨,算不得什麼好東西,真正好的,就是那‘黑木方耳環神牌’。
這東西,我敢打賭,整個潘家園,除了我,誰也不認識。
這事兒具體來曆,得從兩年前講起。
”
石疙瘩父親那一輩起,就開始在潘家園生根落戶,别看店面小,事實上乾坤都在暗處。
石來聚社也不做一般人的生意,有自己的一套關系網,來往的也都是老主顧。
大部分時間,石疙瘩都是帶些假貨擺地攤,看起來跟一般的小販沒區别,事實上就是為了讓人‘看明兒’。
所謂的看明兒,也就是看暗号。
他擺攤的時候,攤位上會放一塊兒折成三角形的白布,一般人乍一看以為是抹布,實際上就是個明兒。
白布折成三角形,象征人死後的孝帕,意思就是收死人的東西。
能看出門道的,大多是行内的人,一見石疙瘩的明兒,自然而然就會聯系他。
兩年前的一天,有一個奇怪的主顧找上了石疙瘩。
這個主顧有多奇怪?
他是個蒙面人。
這事情要是放在電視劇裡,那一點兒也不稀奇,但放在現代,那就很古怪了,愣誰在街上,如果看到一個蒙着臉的人,估計都會吃驚,回頭率絕對是百分之百。
那人進了石疙瘩的鋪子,拿出了一張A4紙,上面用鉛筆素繪了一個圖案,是一個動物的圖案。
看着像狐狸,但多尾多爪,眼睛是個三環紋,看起來就像有三個瞳孔一樣。
這麼古怪的造型,石疙瘩可從來沒見過,便問那人有什麼指教。
那人并沒有留下姓名,隻是問他,有沒有見過帶有這個圖案的東西,石疙瘩一看不是來做買賣的,态度就冷了下來,說沒見過。
那人又等了會兒,便留下了那張圖紙,說:“隻要遇到帶這種圖案的東西,全都收下了,收貨的錢翻三倍付賬。
”也就是說,如果我這面‘神木方耳環神牌’賣價五十萬,那麼事成之後,那個人就會花一百五十萬的價格,從石疙瘩手裡買走。
當然,石疙瘩之前一直壓價,估計是想低買,然後高價報給那個收貨的人。
天上哪有這種掉餡兒餅的好事,一開始石疙瘩抱有懷疑,但當那人揭下面罩的一角時,石疙瘩看清他的臉,就覺得财神爺來了。
這人的臉長什麼模樣?能讓石疙瘩如此大驚失色?
這件事說起來,就不得不提起老北京倒鬥界的三大軍閥。
為什麼會被稱為軍閥?因為據說這三家人,都是軍閥出生。
清末民初,軍閥割據那會兒,有點兒權勢财力的,紛紛揭竿而起,自己組建軍隊。
軍閥們今天你打我,明天我又殺你,總之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其中有三股軍閥勢力,當時都是以京城為據點,後來為了發展勢力,又打到了别的地方。
這世界上,最花錢的不是吃喝玩樂逛窯子,而是養軍隊。
就是财力再大,也供養不了一個軍隊日複一日的消耗。
怎麼辦呢?挖墓呗。
當時時局混亂,這三家雖說互不相識,但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學習曹操、項羽,掘墓以充軍饷。
事實上當時北邊兒這一片的軍閥很多,但由于他們三家走了暗路子,因此撐到了最後,形成了三大軍閥派系。
後來又歸順于北洋軍閥,到北洋軍閥瓦解,袁世凱失勢,這三家也跟着凋零,但盜墓的本行保留下來,時值今日,已經是北邊兒地下三霸。
這三家分别是段、郭、颛。
其中段家的人,大本營已經搬到了海外,出國搞起了文物回流,現如今京城底下,最大的買賣,都是郭家和颛家。
郭家暫且不表,因為他們當家的不争氣,一連生了五個都是女的,到現在還沒有培養出接班人,而那五個大小姐,都是嬌滴滴的姑娘,哪裡願意跟死人打交道,整日裡巴黎、紐約亂飛,和各路富家公子約會,将老本行忘得一幹二淨,眼見着一天不如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