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故人

首頁
    圈子說小不小,說大也不大,來來去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是千絲萬縷,能在這兒遇到爺爺的故人,我心中埋藏已久的思念之情也冒了出來。

     豆腐估計是看出氛圍不對勁兒,便打了個哈哈,轉移話題,說:“顧大美女,咱們說正事吧,林教授和我們的事情有什麼關系?”他這一打岔,林教授也回過神,不等顧文敏說話,便道:“你們的情況我了解。

    是這樣的,我有一次出海考古的計劃,需要借助一些土夫子的奇巧淫技,小顧向我推薦了你們,而且,你又是陳老師的後人,所以這個位置非你莫屬。

    ”他沒有直接叫我們盜墓賊,而是用行話叫土夫子,已經算是很給面子了。

     我心裡對這老教授的好感多了一些。

    不過好感也不能當飯吃,于是我沒開口,等着他繼續往下說。

     豆腐立刻道:“我們現在都自身難保,還跟着您去考古?” 顧文敏笑了笑,道:“是戴罪立功。

    其實考古隊曆來就不乏和土夫子合作的事例,你爺爺的事我也聽林教授說過了,他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嗎?這次林教授有一次出海考古的行動,需要借助土夫子的一些本事,這是個好機會,我會将這件事向上面申報,給你們洗清案底。

    如果有可能,甚至你們以後還可以進考古院工作。

    ” 我心說:當年爺爺就是因為詛咒的事情才離開考古院的,現如今鬼厍之面還沒有線索,我去考古院幹什麼?不過若能借此機會洗清案底當然是好的,而且這林教授和我爺爺有交情,想必從他那兒,可以套出不少東西。

     不過,究竟是什麼樣的考古行動,居然還需要盜墓賊的參與?難道這些考古的專家們自己搞不定?這麼一想,我便換了個比較委婉的說法将疑惑問了出來,林教授聞言,笑道:“不用教授教授的叫,你可以叫我林伯伯,既然你是陳老師的孫子,以後就别跟我見外了。

    ”頓了頓,他又道:“在新中國成立前,是沒有考古隊的,你說,考古隊是幹什麼的?” 豆腐道:“挖墓的呗,隻不過你們有執照,我們沒有。

    ” 林教授聞言哈哈大笑,說:“小夥子說話很直氣嘛,不過你說的很對,挖墓也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隻不過我們可以明着來,這在過去,就是官盜。

    ”我沒想到林教授會忽然提起官盜的事,其實在現代,官盜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因為它們需要做的事情,都已經由考古隊代勞了。

    嚴格來講,傳統意義上的官盜,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就已經随着曆史逐漸退場了。

     仿佛是知道我們的想法,林教授說:“其實官盜确實少了,但并沒有消失,現在大部分的考古活動,都是有考古院批複。

    官盜參與的,往往都是一些需要挖掘,但又不能公之于衆的東西。

    ” 我道:“所以呢?” 林教授說:“所以,我們這次挖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東西,具體,我到時候會告訴你們。

    這次行程需要出海,而且有一定的危險性,小顧也會随行,另外還有幾位上面派下來的官盜,他們使用的是現代盜墓手法,不過……”說到這兒,林教授搖了搖頭,道:“不過我并不看好他們。

    ” 所謂的現代盜墓手法,其實是随着科技的更新而發展出來的。

    最早的現代盜墓手法要追溯到孫殿英挖慈禧陵,過去的盜墓手法,不管怎麼樣,先打盜洞,遇到一些修建的銅牆鐵壁一般的古墓,沒本事的,就隻能望墓興歎。

     清朝時國力恢複,因此在陵墓的修建上也更為費工夫,集合了數千年的防盜手段于一體。

    孫殿英挖慈禧陵的時候,地磚入鋼鐵,根本打不進去,按傳統手法,這個墓是個鐵疙瘩,沒辦法啃,但那時候已經有炸藥了,孫殿英不挖墓,直接上炸藥,一路炸到了慈禧的墓裡。

     這就是現代盜墓手法的起源,随着考古工作的發展,又有了金屬探測儀、地下爆破、遙控爆破、防彈衣、防火服、磁場測量器等等先進手段。

     林教授追憶說:“這些儀器是死的,多年的經驗告訴我,依靠儀器,永遠也比不上依靠有經驗的能人。

    ”他跟我講了一件關于我爺爺的事。

    爺爺的工作筆記中,從來沒有記載過他在考古隊的工作經曆。

    我和豆腐都有些好奇,仔細的聽林教授往下講,他的神情充滿了感慨和尊敬。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