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準兒它采用的是第一種睡姿。
”
我道:“别盡往壞處想,那畢竟是動物,咱們十多個大活人,還能指望一頭鲸活命嗎?自己遊吧,但願這附近能有個礁石或者小島一類的寄身地。
”鯉魚聞言,似乎在思索什麼,說道:“這一片海域,我記得小島和礁石倒是沒有……但有一個地方,我們或許可以暫時在那兒休息一晚。
”
顧文敏問道:“什麼地方?有這樣休息的地方,你怎麼不早說。
”
阿英似乎也想到了什麼,捂着嘴道:“啊呀,你說那地方啊……那地方太邪門了,不能去。
”
邪門兒?我道:“什麼邪門不邪門的,說清楚,咱們在海裡泡着也不是事兒。
”
鯉魚見衆人都看着他,這才道:“其實咱們的船如果沒有壞,按照原定航向航行的話,第四天就能經過那地方,離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大概不遠。
”經過他的解釋我們才知道所謂的邪門兒是怎麼回事。
要說這個,就不得不提一下海洋的地貌環境。
很多人可能認為離海的中央越近,海水就越深,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說法,海水的深度,是和海洋底部的環境有關。
楊方的望氣秘籍中就言:水龍有山,出于昆侖。
這話的意思就是說,不止陸地上才有山勢龍脈,海裡的地貌也是有山有谷的,而且海中水龍的發源地,是出自于昆侖山。
古代人沒有潛水裝備,他們是怎麼知道海底地貌的,這一點兒十分值得人深究,不過現代海底探測确實證明,海下的環境和陸地環境差不多,高山峽谷都不缺,隻不過是被水淹了而已。
因此,并非越靠近海中央,海水就越深,如果海中央恰好是海底山勢較高的地方,反而就變成了淺水區。
那地方船隻一般繞着走,因為海水潮漲潮落,一個不走運,很容易擱淺在那裡,久而久之,那地方就有很多出了事的爛船,船隻層層疊疊,挨挨擠擠,逐漸高出水面,就形成了那麼一個古裡古怪的地方。
當然,那地方沒有USO,行船的人或多或少都見過,但不敢靠近的原因是,那一片兒很邪門,曾經有些好奇心重的人上去過,回船上後就會染病,因此有人認為那地方不幹淨,但更多的說法是,那地方或許有什麼病毒。
在大海上,比較容易感染的一般是腸道疾病和寄生蟲,再有就是敗血症,其餘的病毒因為海水的含鹽量因此不太容易傳播。
我們這會兒漂浮在海面上,四下無依靠,腳一直打水,泡的越久,體力消耗越大,一邊說着那個邪門兒的地方,一邊觀望座頭鲸,許久仍然不見它上來,或許真如豆腐所說的睡覺去了。
眼下别無選擇,再泡下去,恐怕就得體力耗盡,屆時遊都遊不動了,我們一番權衡,想着衆人有防毒面具,待到了那地方,戴上防毒面具和手套一類的,應該也無大礙。
衆人商議完畢,當即便在鯉魚的帶領下,朝着前方的黑暗處遊去,我們嘴裡叼着手電筒勉強照明,遊了足足有二十分鐘,便聽鯉魚說:“看見前面黑乎乎的那一團沒有……就是那兒。
”衆人停下身形,一邊用腳踩水,一邊拿下手電筒,朝着前面照。
數隻手電筒聚集在一起,那一團黑幽幽的東西頓時在強烈的光線下暴露出來,隻見造型各異的船隻或倒下或倒插着聚集在一處,到處都堆積着的爛木闆,形成了天然的木橋,傾倒的桅杆伸向四面八方,有的從海水中探出來,有的桅杆上還挂着破布,在海風中飄飄蕩蕩,隻看了一眼,都讓人覺得不舒服。
但眼下也沒得挑剔了,衆人在離它不遠的地方停下,摸出了裝備包裡的防毒面具帶上,這本是現代的挖蘑菇裝備,被我們提前給用上了,連帶着手上也帶了塑膠手套,就跟抗非典似的。
準備妥當後,衆人這才爬了上去,坐在木闆上直喘氣。
歇了會兒豆腐便不安生,爬起來到處亂竄,這裡到處是爛木頭,雖然不大,但走在裡面跟迷宮似的,左邊進去,右邊出來,很容易藏人。
沒多久,豆腐還發現了一些東西,或許是以前那些好奇心重,來這裡探險的人留下的,有真空包裝的已經過期的香腸,有懷表,有發黴的香煙,還有一個比較奇怪的東西。
那東西約有一支鋼筆大小,外面裹着布條,打開一看,裡面又有一層塑料袋,再打開塑料,裡面竟然還有一層塑料,第三層塑料打開後,裡面又有第四層。
豆腐說:“搞什麼玩意兒,惡作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