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四章 百足鏡

首頁
    其餘人還沒發現這一層,見我忽然變色,馮鬼手說:&ldquo又怎麼了?&rdquo我指了指下方的銅鏡,說起了影像和木樁之間的關系,然而,再低頭一看時,我們四人,倒影在銅鏡裡面的影子,竟然還在慢慢變大。

     要知道,我們現在根本就沒有動!鬼喘氣全文閱讀:http://book.guidaye.com/daomu/70/ 這是怎麼回事? 這時,颛瑞似乎是想起了什麼,忽然将手電筒一關,并且提醒我們說:&ldquo快,吧燈關了。

    &rdquo他聲音聽起來很是焦急。

    我估摸着颛瑞是想明白了什麼,便依言關閉了手電筒,霎時間,周圍陷入了一片黑暗。

     這是一種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漆黑的地洞裡,我們什麼也看不見,唯一能聽到的聲音,便是彼此的呼吸聲。

     這時,颛瑞開口說話,他的聲音在地洞裡回響,顯得很空靈。

     他說:&ldquo相傳戰國時,古蜀國的最後一任國君安陽王,曾有一面寶鏡,叫&lsquo蠶叢攝妖百足鏡&rsquo。

    &rdquo 馮鬼手聞言,黑暗中驚詫道:&ldquo這東西我聽過。

    &rdquo在文物方面,我沒有這幾人懂行,便問這&lsquo蠶叢攝妖百足鏡&rsquo是個什麼來頭。

    馮鬼手說:&ldquo這得從古蜀國講起。

    &rdquo 戰國有七雄,秦、齊、楚、燕、韓、趙、魏,除此七個諸侯國比較強大外,又分布着很多大大小小的諸侯國,中華大地呈現各自割據的情形。

    蜀國,便是這些國家的其中一個。

     但蜀國又與其它諸侯國有所不同。

     這個蜀國,與後來的蜀漢不一樣,因此被稱之為&lsquo古蜀國&rsquo,四川著名的三星堆遺址,便是古蜀遺址,以其獨特難以理解的文化,留給了後人諸多謎團。

     相傳,蜀人的來曆,是上古時,居住在古青藏高原的古羌族人向東南遷居,進入了岷山地區和成都平原。

     因而将這些居住在岷山河谷的人稱為蜀山氏。

     後來,蜀山氏的女子嫁給黃帝為妃,生下兒子蠶叢,蠶叢在四川平原建立了古蜀國,代代相傳,經曆了一個又一個的朝代,一直到戰國後期,為秦所滅,才就此終結,可見其傳承淵源。

     李白在《蜀道難》中寫:&ldquo蠶叢及魚凫,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巅。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鈎連。

    &rdquo蠶叢氏之後,便是魚凫,帶帶相傳,最後傳至安陽王,就此喪國。

     蠶叢氏建立了蜀國,但當時,蜀地蠻荒一片,是個渺無人煙之地,十萬大山,層巒疊嶂,筆直滇地更為兇惡,妖精鬼怪遍布山林。

    據說,蠶叢氏善于養蠶,便用抽得的蠶絲向神人換取冷一面&lsquo攝妖鏡&rsquo,将妖物精怪的惡靈都收攝其中,由于那時候蜀地多長蟲精怪,因而又被稱為&lsquo攝妖百足鏡&rsquo。

     這面鏡子傳至後世,據說壓在其中的妖氣太重,不能見光,一但見光,鏡子中的妖靈便會爬鏡而出作祟,因而,後來傳至魚凫時期,便鑄造了一個鏡扣,将銅鏡的表面遮擋起來。

     到後來,秦滅古蜀國,最後一任王子,安陽王帶着部族以及這面寶鏡,逃至南方,建立了安陽國,可惜,這個國家四十多年間,便被接壤的南越國給滅了。

    安陽王其人及其子孫究竟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但據說,那面&lsquo蠶叢攝妖百足鏡&rsquo,最後成為了安陽王的陪葬品,入了帝陵。

     颛瑞現在的意思,是懷疑我們腳下這碩大的銅鏡,很可能便是傳說中古蜀國的開國神器&lsquo蠶叢攝妖百足鏡&rsquo!我聽到此處,不禁嘶了一聲,道:&ldquo這古蜀國的陪葬品,怎麼會在這兒?&rdquo 難不成,普真生前,還把安陽王的墓給挖開了,把那面攝妖百足鏡搬到了這兒來?我想起颛瑞說的,鏡子裡的妖精鬼怪,見了光就會從古鏡裡爬出來,腦海裡便不由自主想起了剛才的場景,一時間頭皮發麻,道:&ldquo那現在怎麼辦?&rdquo 颛瑞說:&ldquo沒有眼睛,就隻有用耳朵,大家注意聽周圍的動靜,等到了鏡子的下面,再打開燈。

    &rdquo此刻,我們也隻能如此了,衆人當即順着木樁子繼續往下,下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