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慌不忙繼續問。
葉知秋對答如流,當時秦帝焚書坑儒,在鹹陽坑殺儒生,引起扶蘇猶慮,扶蘇認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對實行焚書坑儒、重法繩之臣等政策。
由于扶蘇的屢次勸谏,因而觸怒秦帝,便有意疏遠扶蘇,于是派扶蘇前往上郡監督大将軍蒙恬的軍隊,協助蒙恬修築萬裡長城,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匈奴。
“修建長城!”宮爵猛然站起身。
“榆林距離神木不遠,扶蘇如果是修長城,那,那他一定知道秦帝一直想要掩飾的那個秘密!”
“青丘玉墟!”
我們的目光全都看向說話的常赫,他終于開口,但萬萬沒想到,從他嘴裡居然會說出這四個字。
屠雙突然嘶啞的笑出聲,他好像并不吃驚:“看起來,今晚的酒宴可以開始了,大家既然都開誠布公,我們就能好好聊聊這個青丘玉墟。
”
“你怎麼也知道青丘玉墟?”田雞吃驚的問。
“看起來各位都知道,真人面前不說假,不妨搭夥求财見者有份。
”
常赫睿智客氣,也不在隐瞞一五一十說出來,他素來鐘愛古玩曆史,無疑中聽聞秦帝曾經秘密修建過一座玉石宮殿,因此他四處走訪,知道花惜雙消息靈通,委托花惜雙幫忙打聽。
沒想到無意中收到那塊藍田玉石,上面的紋路他一看便知是扶蘇之物,一直以來扶蘇的墓從未有人找到,如果說秦帝秘密修建的玉石宮殿,還有誰知道的話,唯一的可能,就是将來會繼承帝位的扶蘇,因此常赫才會千方百計想去扶蘇墓。
常赫的解釋合情合理,隻是葉知秋還是有些不明白,看着我問:“扶蘇和青丘玉墟有什麼關系?而且扶蘇并不是太子,他和胡亥都有可能登帝位,也不能證明秦帝就一定會把秘密告之扶蘇啊?”
“從碣石金宮的種種發現來看,秦帝并非一般君王,此人高瞻遠矚文韬武略,他修建青丘玉墟,卻沒有擅自開啟,而是留給後世帝王,是為了萬不得已求助于安息的神,這或許是秦帝心中最大大秘密,關系到江山社稷,他斷不會輕易告之别人。
”我不慌不忙對葉知秋說。
“常哥說的對,唯一能知道這個秘密的隻有可能是扶蘇,你可知道扶蘇這名字的由來?”
“是什麼意思?”葉知秋問。
“其名來源于《山有扶蘇》,扶蘇是古人對樹木枝葉茂盛的形容,出于詩經,香草佳木之意,秦始皇以此命名,顯見對此子的喜愛,寄托着他無限的期望。
”常赫說。
我點點頭,看得出常赫在這方面深有研究,扶蘇素有賢明,可惜太過愚忠,胡亥派使者将遺诏送到上郡給扶蘇,扶蘇看到遺诏内容,不問緣由準備自殺。
在此之前,秦帝的确沒有立扶蘇為太子,要知道在當時,扶蘇可是監軍,他手下掌握着三十萬秦軍,秦帝相當于把秦朝軍權交到扶蘇的手上,他若不是愚忠,班師回朝哪兒還有胡亥的天下。
秦帝雖然沒有明言,但事實上早就把江山交給了扶蘇。
“秦帝此舉有兩個目的,第一是掩人耳目,扶蘇被貶也随之失去别人對他的關注,實際上是委以重任。
”常赫氣定神閑說。
“第二個目的,秦帝必須派一個他最能相信的人修建青丘玉墟!”
“這麼說,青丘玉墟是扶蘇負責修建的!”薛心柔大吃一驚。
“長城穿山越嶺而且又都修建在當時不毛之地,誰也不會去關注,何況當時同時修建的還有阿房宮,所有人都隻注意到這兩處地方。
”我慢慢點點頭。
“扶蘇手下有三十萬大軍,加之百萬勞役,要修建一處青丘玉墟還不是輕輕松松的事。
”
到現在事情已經明朗,屠雙所謂的看戲,無非是逼着常赫說出關于青丘玉墟的事,今天到醉仙樓的人,都是在找尋這個地方,屠雙把我們邀約在一起,就是想把我們各自知道的線索彙總起來。
“雙爺,事已至此,我們還是開誠布公,既然大家的目的都一樣,與其各自為政,還不如同舟共濟。
”我看着屠雙說。
“不急,都到這份上,我也不會有所隐瞞,我這一輩子都在找這處地方,難道和各位有緣,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讓我看到希望。
”屠雙抽了一口煙,目光掃視我們一圈。
“我知道的,一字不漏都會說出來,不過在此之前,各位知道的,不妨也都說出來。
”
屠雙的目光最後落在常赫的身上,好像在等常赫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