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哭道:“賢弟呀!我和你私離上界,轉托塵凡,指望同享榮華,永為山洞之主。
怎知為這和尚傷了你的性命,斷吾手足之情!”滿洞群妖,一齊痛哭。
豬八戒吊在梁上,聽得他一家子齊哭,忍不住叫道:“妖精,你且莫哭,等老豬講與你聽。
先來的孫行者,次來的者行孫,後來的行者孫,返複三字,都是我師兄一人。
他有七十二變化,騰那進來,盜了寶貝,裝了令弟。
令弟已是死了,不必這等扛喪,快些兒刷淨鍋竈,辦些香蕈、蘑菇、茶芽、竹筍、豆腐、面筋、木耳、蔬菜,請我師徒們下來,與你令弟念卷受生經。
”那老魔聞言,心中大怒道:“隻說豬八戒老實,原來甚不老實!他倒作笑話兒打觑我!”叫小妖:“且休舉哀,把豬八戒解下來,蒸得稀爛,等我吃飽了,再去拿孫行者報仇。
”沙僧埋怨八戒道:“好麼!我說教你莫多話,多話的要先蒸吃哩!”那呆子也盡有幾分悚懼。
旁一小妖道:“大王,豬八戒不好蒸。
”八戒道:“阿彌陀佛!是那位哥哥積陰德的?果是不好蒸。
”又有一個妖道:“将他皮剝了,就好蒸。
”八戒慌了道:“好蒸,好蒸!皮骨雖然粗糙,湯滾就爛,圈戶!圈戶!”
正嚷處,隻見前門外一個小妖報道:“行者孫又罵上門來了!”那老魔又大驚道:“這厮輕我無人!”叫:“小的們,且把豬八戒照舊吊起,查一查還有幾件寶貝。
”管家的小妖道:“洞中還有三件寶貝哩。
”老魔問:“是那三件?”管家的道:“還有七星劍、芭蕉扇與淨瓶。
”老魔道:“那瓶子不中用,原是叫人,人應了就裝得,轉把個口訣兒教了那孫行者,倒把自家兄弟裝去了。
不用他,放在家裡,快将劍與扇子拿來。
”那管家的即将兩件寶貝獻與老魔。
老魔将芭蕉扇插在後項衣領,把七星劍提在手中,又 點起大小群妖,有三百多名,都教一個個拈槍弄棒,理索輪刀。
這老魔卻頂盔貫甲,罩一領赤焰焰的絲袍。
群妖擺出陣去,要拿孫大聖。
那孫大聖早已知二魔化在葫蘆裡面,卻将他緊緊拴扣停當,撒在腰間,手持着金箍棒,準備厮殺。
隻見那老妖紅旗招展,跳出門來。
卻怎生打扮——
頭上盔纓光焰焰,腰間帶束彩霞鮮。
身穿铠甲龍鱗砌,上罩紅袍烈火然。
圓眼睜開光掣電,鋼須飄起亂飛煙。
七星寶劍輕提手,芭蕉扇子半遮肩。
行似流雲離海嶽,聲如霹靂震山川。
威風凜凜欺天将,怒帥群妖出洞前。
那老魔急令小妖擺開陣勢,罵道:“你這猴子十分無禮!害我兄弟,傷我手足,着然可恨!”行者罵道:“你這讨死的怪物!你一個妖精的性命舍不得,似我師父、師弟,連馬四個生靈,平白的吊在洞裡,我心何忍!情理何甘!快快的送将出來還我,多多貼些盤費,喜喜歡歡打發老孫起身,還饒了你這個老妖的狗命!”那怪那容分說,舉寶劍劈頭就砍,這大聖使鐵棒舉手相迎。
這一場在洞門外好殺!咦——
金箍棒與七星劍,對撞霞光如閃電。
悠悠冷氣逼人寒,蕩蕩昏雲遮嶺堰。
那個皆因手足情,些兒不放善;這個隻為取經僧,毫厘不容緩。
兩家各恨一般仇,二處每懷生怒怨。
隻殺得天昏地暗鬼神驚,日淡煙濃龍虎戰。
這個咬牙锉玉釘,那個怒目飛金焰。
一來一往逞英雄,不住翻騰棒與劍。
這老魔與大聖戰經二十回合,不分勝負。
他把那劍梢一指,叫聲:“小妖齊來!”那三百餘精,一齊擁上,把行者圍在垓心。
好大聖,公然無懼,使一條棒,左沖右撞,後抵前遮。
那小妖都有手段,越打越上,一似綿絮纏身,摟腰扯腿,莫肯退後。
大聖慌了,即使個身外身法,将左脅下毫毛,拔了一把,嚼碎噴去,喝聲叫:“變!”一根根都變做行者。
你看他長的使棒,短的輪拳,再小的沒處下手,抱着孤拐啃筋,把那小妖都打得星落雲散。
齊聲喊道:“大王啊,事不諧矣!難矣乎哉!滿地盈山皆是孫行者了!”被這身外法把群妖打退,止撇得老魔圍困中間,趕得東奔西走,出路無門。
那魔慌了,将左手擎着寶劍,右手伸于項後,取出芭蕉扇子,望東南丙丁火,正對離宮,唿喇的一扇子,掮将下來,隻見那就地上,火光焰焰。
原來這般寶貝,平白地扇出火來。
那怪物着實無情,一連扇了七八扇子,谶天熾地,烈火 飛騰。
好火——
那火不是天上火,不是爐中火,也不是山頭火,也不是竈底火,乃是五行中自然取出的一點靈光火。
這扇也不是凡間常有之物,也不是人工造就之物,乃是自開辟混沌以來産成的珍寶之物。
用此扇,扇此火,煌煌烨烨,就如電掣紅绡;灼灼輝輝,卻似霞飛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