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三藏師徒别了村舍人家,依路西進,不上三四十裡,早到西梁國界。
唐僧在馬上指道:“悟空,前面城池相近,市井上人語喧嘩,想是西梁女國。
汝等須要仔細,謹慎規矩,切休放蕩情懷,紊亂法門教旨。
”三人聞言,謹遵嚴命。
言未盡,卻至東關廂街口。
那裡人都是長裙短襖,粉面油頭,不分老少,盡是婦女,正在兩街上做買做賣。
忽見他四衆來時,一齊都鼓掌呵呵,整容歡笑道:“人種來了,人種來了!”慌得那三藏勒馬難行,須臾間就塞滿街道,惟聞笑語。
八戒口裡亂嚷道:“我是個銷豬,我是個銷豬!”行者道:“呆子,莫胡談,拿出舊嘴臉便是。
”八戒真個把頭搖上兩搖,豎起一雙蒲扇耳,扭動蓮蓬吊搭唇,發一聲喊,把那些婦女們唬得跌跌爬爬。
有詩為證,詩曰:
聖僧拜佛到西梁,國内陰世少陽。
農士工商皆女輩,漁樵耕牧盡紅妝。
嬌娥滿路呼人種,幼婦盈街接粉郎。
不是悟能施醜相,煙花圍困苦難當。
遂此衆皆恐懼,不敢上前,一個個都撚手矬腰,搖頭咬指,戰戰兢兢,排塞街旁路下,都看唐僧。
孫大聖卻也弄出醜相開路。
沙僧也裝掞虎維持。
八戒采着馬,掬着嘴,擺着耳朵。
一行前進,又見那市井上房屋齊整,鋪面軒昂,一般有賣鹽賣米,酒肆茶房,鼓角樓台通貨殖,旗亭候館挂簾栊。
師徒們轉灣抹角,忽見有一女官侍立街下,高聲叫道:“遠來的使客,不可擅入城門。
請投館驿注名上簿,待下官執名奏駕,驗引放行。
”三藏聞言下馬,觀看那衙門上有一匾,上書“迎陽驿”三字。
長老道:“悟空,那村舍人家傳言是實,果有迎陽之驿。
”沙僧笑道:“二哥,你卻去照胎泉邊照照,看可有雙影。
”八戒道:“莫弄我!我自吃了那盞兒落胎泉水,已此打下胎來了,還照他怎的?”三藏回頭吩咐道:“悟能,謹言,謹言!”遂上前與那女官作禮。
女官引路,請他們都進驿内,正廳坐下,即喚看茶。
又見那手下人盡是三绺梳頭、兩截穿衣之類,你看他拿茶的也笑。
少頃茶罷,女官欠身問曰:“使客何來?”行者道:“我等乃東土大唐王駕下欽差上西天拜佛求經者。
我師父便是唐王禦弟,号曰唐三藏,我乃他大徒弟孫悟空,這兩個是我師弟豬悟能、沙悟淨,一行連馬五口。
随身有通關文牒,乞為照驗放行。
”那女官執筆寫罷,下來叩頭道:“老爺恕罪,下官乃迎陽驿驿丞,實不知上邦老爺,知當遠接。
”拜畢起身,即令管事的安排飲馔,道:“爺爺們寬坐一時,待下官進城啟奏我王,倒換關文,打發領給,送老爺們西進。
”三藏欣然而坐不題。
且說那驿丞整了衣冠,徑入城中五鳳樓前,對黃門官道:“我是迎陽館驿丞,有事見駕。
”黃門即時啟奏,降旨傳宣至殿,問曰:“驿丞有何事來奏?”驿丞道:“微臣在驿,接得東土大唐王禦弟唐三藏,有三個徒弟,名喚孫悟空、豬悟能、沙悟淨,連馬五口,欲上西天拜佛取經。
特來啟奏主公,可許他倒換關文放行?“女王聞奏滿心歡喜,對衆文武道:“寡人夜來夢見金屏生彩豔,玉鏡展光明,乃是今日之喜兆也。
”衆女官擁拜丹墀道:“主公,怎見得是今日之喜兆?”女王道:“東土男人,乃唐朝禦弟。
我國中自混沌開辟之時,累代帝王,更不曾見個男人至此。
幸今唐王禦弟下降,想是天賜來的。
寡人以一國之富,願招禦弟為王,我願為後,與他陰陽配合,生子生孫,永傳帝業,卻不是今日之喜兆也?”衆女官拜舞稱揚,無不歡悅。
驿丞又奏道:“主公之論,乃萬代傳家之好。
但隻是禦弟三徒兇惡,不成相貌。
”女王道:“卿見禦弟怎生模樣?他徒弟怎生兇醜?”驿丞道:“禦弟相貌堂堂,豐姿英俊,誠是天朝上國之男兒,南贍中華之人物。
那三徒卻是形容獰惡,相貌如精。
”女王道:“既如此,把他徒弟與他領給,倒換關文,打發他往西天,隻留下禦弟,有何不可?”衆官拜奏道:“主公之言極當,臣等欽此欽遵。
但隻是匹配之事,無媒不可。
自古道,姻緣配合憑紅葉,月老夫妻系赤繩。
”女王道:“依卿所奏,就着當駕太師作媒,迎陽驿丞主婚,先去驿中與禦弟求親。
待他許可,寡人卻擺駕出城迎接。
”那太師驿丞領旨出朝。
卻說三藏師徒們在驿廳上正享齋飯,隻見外面人報:“當駕太師與我們本官老姆來了。
”三藏道:“太師來卻是何意?”八戒道:“怕是女王請我們也。
”行者道:“不是相請,就是說親。
”三藏道:“悟空,假如不放,強逼成親,卻怎麼是好?”行者道:“師父隻管允他,老孫自有處治。
”
說不了,二女官早至,對長老下拜。
長老一一還禮道:“貧僧出家人,有何德能,敢勞大人下拜?”那太師見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