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跳到頂上攔住,未曾着力。
但恐一棒打死,沒人供狀,故此輕輕捉來。
師父可取他個口詞,看他是那裡妖精,偷的寶貝在于何處。
”
那怪物戰戰兢兢,口叫“饒命!”遂從實供道:“我兩個是亂石山碧波潭萬聖龍王差來巡塔的。
他叫做奔波兒灞,我叫做灞波兒奔。
他是鲇魚怪,我是黑魚精。
因我萬聖老龍生了一個女兒,就喚做萬聖公主。
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招得一個驸馬,喚做九頭驸馬,神通廣大。
前年與龍王 來此,顯大法力,下了一陣血雨,污了寶塔,偷了塔中的舍利子佛寶。
公主又去大羅天上靈霄殿前,偷了王母娘娘的九葉靈芝草,養在那潭底下,金光霞彩,晝夜光明。
近日聞得有個孫悟空往西天取經,說他神通廣大,沿路上專一尋人的不是,所以這些時常差我等來此巡攔,若還有那孫悟空到時,好準備也。
”行者聞言嘻嘻冷笑道:“那孽畜等這等無禮,怪道前日請牛魔王在那裡赴會!原來他結交這夥潑魔,專幹不良之事!”
說未了,隻見八戒與兩三個小和尚,自塔下提着兩個燈籠,走上來道:“師父,掃了塔不去睡覺,在這裡講什麼哩?”行者道:“師弟,你來正好。
塔上的寶貝,乃是萬聖老龍偷了去。
今着這兩個小妖巡塔,探聽我等來的消息,卻才被我拿住也。
”八戒道:“叫做什麼名字,什麼妖精?”行者道:“才然供了口詞,一個叫做奔波兒灞,一個叫做灞波兒奔;一個是鲇魚怪,一個是黑魚精。
”八戒掣钯就打,道:“既是妖精,取了口詞,不打死何待?”行者道:“你不知,且留着活的,好去見皇帝講話,又好做鑿眼去尋賊追寶。
”
好呆子,真個收了钯,一家一個,都抓下塔來。
那怪隻叫:“饒命!”八戒道:“正要你鲇魚黑魚做些鮮湯,與那負冤屈的和尚吃哩!”兩三個小和尚喜喜歡歡,提着燈籠引長老下了塔。
一個先跑報衆僧道:“好了,好了!我們得見青天了!偷寶貝的妖怪,已是爺爺們捉将來矣!”行者教:“拿鐵索來,穿了琵琶骨,鎖在這裡。
汝等看守,我們睡覺去,明日再做理會,”那些和尚都緊緊的守着,讓三藏們安寝。
不覺的天曉,長老道:“我與悟空入朝,倒換關文去來。
”長老即穿了錦蝠袈裟,戴了毗盧帽,整束威儀,拽步前進。
行者也束一束虎皮裙,整一整綿布直裰,取了關文同去。
八戒道:“怎麼不帶這兩個妖賊?”行者道:“待我們奏過了,自有駕帖着人來提他。
”遂行至朝門外,看不盡那朱雀黃龍,清都绛阙。
三藏到東華門,對閣門大使作禮道:“煩大人轉奏,貧僧是東土大唐差去西天取經者,意欲面君,倒換關文。
”那黃門官果與通報,至階前奏道:“外面有兩個異容異服僧人,稱言南贍部洲東土唐朝差往西方拜佛求經,欲朝我王,倒換關文。
”國王聞言,傳旨教宣,長老即引行者入朝。
文武百官,見了行者,無不驚怕,有的說是猴和尚,有的說是雷公嘴和尚,個個悚然,不敢久視。
長老在階前舞蹈山呼的行拜,大聖叉着手,斜立在旁,公然不動。
長老啟奏道:“臣僧乃南贍部洲東土大唐國差來拜西方天竺國大雷音寺佛求取真經者,路經寶方,不敢擅過,有随身關文,乞倒驗方行。
”那國王聞言大喜。
傳旨教宣唐朝聖僧上金銮殿,安繡墩賜坐。
長老獨自上殿,先将關文捧上,然後謝恩敢坐。
那國王将關文看了一遍,心中喜悅道:“似你大唐王有疾,能選高僧,不避路途遙遠,拜我佛取經;寡人這裡和尚,專心隻是做賊,敗國傾君!”三藏聞言合掌道:“怎見得敗國傾君?”國王道:“寡人這國,乃是西域上邦,常有四夷朝貢,皆因國内有個金光寺,寺内有座黃金寶塔,塔上有光彩沖天,近被本寺賊僧,暗竊了其中之寶,三年無有光彩,外國這二年也不來朝,寡人心痛恨之。
”
三藏合掌笑道:“萬歲,差之毫厘,失之千裡矣。
貧僧昨晚到于天府,一進城門,就見十數個枷紐之僧。
問及何罪,他道是金光寺負冤屈者。
因到寺細審,更不幹本寺僧人之事。
貧僧入夜掃塔,已獲那偷寶之妖賊矣。
”國王大喜道:“妖賊安在?”三藏道:“現被小徒鎖在金光寺裡。
”那國王急降金牌:“着錦衣衛快到金光寺取妖賊來,寡人親審。
”三藏又奏道:“萬歲,雖有錦衣衛,還得小徒去方可。
”國王道:“高徒在那裡?”三藏用手指道:“那玉階旁立者便是。
”國王見了,大驚道:“聖僧如此豐姿,高徒怎麼這等象貌?”孫大聖聽見了,厲聲高叫道:“陛下,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
若愛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