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般拷打,萬樣追求。
當時我這裡有三輩和尚,前兩輩已被拷打不過,死了,如今又捉我輩問罪枷鎖。
老爺在上,我等怎敢欺心盜取塔中之寶!萬望爺爺憐念,方以類聚,物以群分,舍大慈大悲,廣施法力,拯救我等性命!”
三藏聞言,點頭歎道:“這樁事暗昧難明。
一則是朝廷失政,二來是汝等有災。
既然天降血雨,污了寶塔,那時節何不啟本奏君,緻令受苦?”衆僧道:“爺爺,我等凡人,怎知天意?況前輩俱未辨得,我等如何處之!”三藏道:“悟空,今日甚時分了?”行者道:“有申時前後。
”三藏道:“我欲面君倒換關文,奈何這衆僧之事,不得明白,難以對君奏言。
我當時離了長安,在法門寺裡立願:上西方逢廟燒香,遇寺拜佛,見塔掃塔。
今日至此,遇有受屈僧人,乃因寶塔之累。
你與我辦一把新笤帚,待我沐浴了,上去掃掃,即看這污穢之事何如,不放光之故何如,訪着端的,方好面君奏言,解救他們這苦難也。
”這些枷鎖的和尚聽說,連忙去廚房取把廚刀,遞與八戒道:“爺爺,你将此刀打開那柱子上鎖的小和尚鐵鎖,放他去安排齋飯香湯,伏侍老爺進齋沐浴。
我等且上街化把新笤帚來與老爺掃塔。
”八戒笑道:“開鎖有何難哉?不用刀斧,教我那一位毛臉老爺,他是開鎖的積年。
”行者真個近前,使個解鎖法,用手一抹,幾把鎖俱退落下。
那小和尚俱跑到廚中,淨刷鍋竈,安排茶飯。
三藏師徒們吃了齋,漸漸天昏,隻見那枷鎖的和尚,拿了兩把笤帚進來,三藏甚喜。
正說處,一個小和尚點了燈,來請洗澡。
此時滿天星月光輝,谯樓上更鼓齊發,正是那——
四壁寒風起,萬家燈火明。
六街關戶牖,三市閉門庭。
釣艇歸深樹,耕犁罷短繩。
樵夫柯斧歇,學子誦書聲。
三藏沐浴畢,穿了小袖褊衫,束了環縧,足下換一雙軟公鞋,手裡拿一把新笤帚,對衆僧道:“你等安寝,待我掃塔去來。
”行者道:“塔上既被血雨所污,又況日久無光,恐生惡物,一則夜靜風寒,又沒個伴侶,自去恐有差池,老孫與你同上如何?”三藏道:“甚好,甚好!”兩人各持一把,先到大殿上,點起琉璃燈,燒了香,佛前拜道:“弟子陳玄奘奉東土大唐差往靈山參見我佛如來取經,今至祭賽國金光寺,遇本僧言寶塔被污,國王疑僧盜寶,銜冤取罪,上下難明。
弟子竭誠掃塔,望我佛威靈,早示污塔之原因,莫緻凡夫之冤屈。
”祝罷,與行者開了塔門,自下層望上而掃。
隻見這塔,真是——
峥嵘倚漢,突兀淩空。
正喚做五色琉璃塔,千金舍利峰。
梯轉如穿窟,門開似出籠。
寶瓶影射天邊月,金铎聲傳海上風。
但見那虛檐拱鬥,絕頂留雲。
虛檐拱鬥,作成巧石穿花鳳;絕頂留雲,造就浮屠繞霧龍。
遠眺可觀千裡外,高登似在九霄中。
層層門上琉璃燈,有塵無火;步步檐前白玉欄,積垢飛蟲。
塔心裡,佛座上,香煙盡絕;窗棂外,神面前,蛛網牽蒙。
爐中多鼠糞,盞内少油熔。
隻因暗失中間寶,苦殺僧人命落空。
三藏發心将塔掃,管教重見舊時容。
唐僧用帚子掃了一層,又上一層。
如此掃至第七層上,卻早二更時分。
那長老漸覺困倦,行者道:“困了,你且坐下,等老孫替你掃罷。
”三藏道:“這塔是多少層數?”行者道:“怕不有十三層哩。
”長老耽着勞倦道:“是必掃了,方趁本願。
”又掃了三層,腰酸腿痛,就于十層上坐倒道:“悟空,你替我把那三層掃淨下來罷。
”行者抖擻精神,登上第十一層,霎時又上到第十二層。
正掃處,隻聽得塔頂上有人言語,行者道:“怪哉,怪哉!這早晚有三更時分,怎麼得有人在這頂上言語?斷乎是邪物也!且看看去。
”
好猴王,輕輕的挾着笤帚,撒起衣服,鑽出前門,踏着雲頭觀看,隻見第十三層塔心裡坐着兩個妖精,面前放一盤下飯,一隻碗,一把壺,在那裡猜拳吃酒哩。
行者使個神通,丢了笤帚,掣出金箍棒,攔住塔門喝道:“好怪物!偷塔上寶貝的原來是你!”兩個怪物慌了,急起身拿壺拿碗亂掼,被行者橫鐵棒攔住道:“我若打死你,沒人供狀。
”隻把棒逼将去。
那怪貼在壁上,莫想掙紮得動,口裡隻叫:“饒命,饒命,不幹我事!自有偷寶貝的在那裡也。
”行者使個拿法,一隻手抓将過來,徑拿下第十層塔中。
報道:“師父,拿住偷寶貝之賊了!”三藏正自盹睡,忽聞此言,又驚又喜道:“是那裡拿來的?”行者把怪物揪到面前跪下道:“他在塔頂上猜拳吃酒耍子,是老孫聽得喧嘩,一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