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的錢,你們主子奴才賺利錢,哄的我們呆呆的等着。
”平兒道:“你又說沒良心的話。
你難道還少錢使?”襲人道:“我雖不少,隻是我也沒地方使去,就隻預備我們那一個。
”平兒道:“你倘若有要緊的事用錢使時,我那裡還有幾兩銀子,你先拿來使,明兒我扣下你的就是了。
”襲人道:“此時也用不着,怕一時要用起來不夠了,我打發人去取就是了。
”
平兒答應着,一徑出了園門,來至家内,隻見鳳姐兒不在房裡。
忽見上回來打抽豐的那劉姥姥和闆兒又來了,坐在那邊屋裡,還有張材家的周瑞家的陪着,又有兩三個丫頭在地下倒口袋裡的棗子倭瓜并些野菜。
衆人見他進來,都忙站起來了。
劉姥姥因上次來過,知道平兒的身分,忙跳下地來問“姑娘好”,又說:“家裡都問好。
早要來請姑奶奶的安看姑娘來的,因為莊家忙。
好容易今年多打了兩石糧食,瓜果菜蔬也豐盛。
這是頭一起摘下來的,并沒敢賣呢,留的尖兒孝敬姑奶奶姑娘們嘗嘗。
姑娘們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膩了,這個吃個野意兒,也算是我們的窮心。
”平兒忙道:“多謝費心。
”又讓坐,自己也坐了。
又讓“張嬸子周大娘坐”,又令小丫頭子倒茶去。
周瑞張材兩家的因笑道:“姑娘今兒臉上有些春色,眼圈兒都紅了。
”平兒笑道:“可不是。
我原是不吃的,大奶奶和姑娘們隻是拉着死灌,不得已喝了兩盅,臉就紅了。
”張材家的笑道:“我倒想着要吃呢,又沒人讓我。
明兒再有人請姑娘,可帶了我去罷。
”說着大家都笑了。
周瑞家的道:“早起我就看見那螃蟹了,一斤隻好秤兩個三個。
這麼三大簍,想是有七八十斤呢。
”周瑞家的道:“若是上上下下隻怕還不夠。
”平兒道:“那裡夠,不過都是有名兒的吃兩個子。
那些散衆的,也有摸得着的,也有摸不着的。
”劉姥姥道:“這樣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
十斤五錢,五五二兩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兩銀子。
阿彌陀佛!這一頓的錢夠我們莊家人過一年了。
”平兒因問:“想是見過奶奶了?”劉姥姥道:“見過了,叫我們等着呢。
”說着又往窗外看天氣,說道:“天好早晚了,我們也去罷,别出不去城才是饑荒呢。
”周瑞家的道:“這話倒是,我替你瞧瞧去。
”說着一徑去了,半日方來,笑道:“可是你老的福來了,竟投了這兩個人的緣了。
”平兒等問怎麼樣,周瑞家的笑道:“二奶奶在老太太的跟前呢。
我原是悄悄的告訴二奶奶,‘劉姥姥要家去呢,怕晚了趕不出城去。
’二奶奶說:‘大遠的,難為他扛了那些沉東西來,晚了就住一夜明兒再去。
’這可不是投上二奶奶的緣了。
這也罷了,偏生老太太又聽見了,問劉姥姥是誰。
二奶奶便回明白了。
老太太說:‘我正想個積古的老人家說話兒,請了來我見一見。
’這可不是想不到天上緣分了。
”說着,催劉姥姥下來前去。
劉姥姥道:“我這生像兒怎好見的。
好嫂子,你就說我去了罷。
”平兒忙道:“你快去罷,不相幹的。
我們老太太最是惜老憐貧的,比不得那個狂三詐四的那些人。
想是你怯上,我和周大娘送你去。
”說着,同周瑞家的引了劉姥姥往賈母這邊來。
二門口該班的小厮們見了平兒出來,都站起來了,又有兩個跑上來,趕着平兒叫“姑娘”。
平兒問:“又說什麼?”那小厮笑道:“這會子也好早晚了,我媽病了,等着我去請大夫。
好姑娘,我讨半日假可使的?”平兒道:“你們倒好,都商議定了,一天一個告假,又不回奶奶,隻和我胡纏。
前兒住兒去了,二爺偏生叫他,叫不着,我應起來了,還說我作了情。
你今兒又來了。
”周瑞家的道:“當真的他媽病了,姑娘也替他應着,放了他罷。
”平兒道:“明兒一早來。
聽着,我還要使你呢,再睡的日頭曬着屁股再來!你這一去,帶個信兒給旺兒,就說奶奶的話,問着他那剩的利錢。
明兒若不交了來,奶奶也不要了,就越性送他使罷。
”那小厮歡天喜地答應去了。
平兒等來至賈母房中,彼時大觀園中姊妹們都在賈母前承奉。
劉姥姥進去,隻見滿屋裡珠圍翠繞,花枝招展,并不知都系何人。
隻見一張榻上歪着一位老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