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裡頭用不着麼?”賈政道:“用得着的很多,隻是那裡有這些銀子。
等我叫人拿進去給老太太瞧瞧。
”馮紫英道:“很是。
”
賈政便着人叫賈琏把這兩件東西送到老太太那邊去,并叫人請了邢王二夫人鳳姐兒都來瞧着,又把兩件東西一一試過。
賈琏道:“他還有兩件:一件是圍屏。
一件是樂鐘。
共總要賣二萬銀子呢。
”鳳姐兒接着道:“東西自然是好的,但是那裡有這些閑錢。
咱們又不比外任督撫要辦貢。
我已經想了好些年了,像咱們這種人家,必得置些不動搖的根基才好,或是祭地,或是義莊,再置些墳屋。
往後子孫遇見不得意的事,還是點兒底子,不到一敗塗地。
我的意思是這樣,不知老太太、老爺、太太們怎麼樣。
若是外頭老爺們要買,隻管買。
”賈母與衆人都說:“這話說的倒也是。
”賈琏道:“還了他罷。
原是老爺叫我送給老太太瞧,為的是宮裡好進。
誰說買來擱在家裡?老太太還沒開口,你便說了一大些喪氣話!”
說着,便把兩件東西拿了出去,告訴了賈政,說老太太不要。
便與馮紫英道:“這兩件東西好可好,就隻沒銀子。
我替你留心,有要買的人,我便送信給你去。
”馮紫英隻得收拾好,坐下說些閑話,沒有興頭,就要起身。
賈政道:“你在我這裡吃了晚飯去罷。
”馮紫英道:“罷了,來了就叨擾老伯嗎!”賈政道:“說那裡的話。
”正說着,人回:“大老爺來了。
”賈赦早已進來。
彼此相見,叙些寒溫。
不一時擺上酒來,肴馔羅列,大家喝着酒。
至四五巡後,說起洋貨的話,馮紫英道:“這種貨本是難消的,除非要像尊府這種人家,還可消得,其餘就難了。
”賈政道:“這也不見得。
”賈赦道:“我們家裡也比不得從前了,這回兒也不過是個空門面。
”馮紫英又問:“東府珍大爺可好麼?我前兒見他,說起家常話兒來,提到他令郎續娶的媳婦,遠不及頭裡那位秦氏奶奶了。
如今後娶的到底是那一家的,我也沒有問起。
”賈政道:“我們這個侄孫媳婦兒,也是這裡大家,從前做過京畿道的胡老爺的女孩兒。
”紫英道:“胡道長我是知道的。
但是他家教上也不怎麼樣。
也罷了,隻要姑娘好就好。
”
賈琏道:“聽得内閣裡人說起,賈雨村又要升了。
”賈政道:“這也好,不知準不準。
”賈琏道:“大約有意思的了。
”馮紫英道:“我今兒從吏部裡來,也聽見這樣說。
雨村老先生是貴本家不是?”賈政道:“是。
”馮紫英道:“是有服的還是無服的?”賈政道:“說也話長。
他原籍是浙江湖州府人,流寓到蘇州,甚不得意。
有個甄士隐和他相好,時常周濟他。
以後中了進士,得了榜下知縣,便娶了甄家的丫頭。
如今的太太不是正配。
豈知甄士隐弄到零落不堪,沒有找處。
雨村革了職以後,那時還與我家并未相識,隻因舍妹丈林如海林公在揚州巡鹽的時候,請他在家做西席,外甥女兒是他的學生。
因他有起複的信要進京來,恰好外甥女兒要上來探親,林姑老爺便托他照應上來的,還有一封薦書,托我吹噓吹噓。
那時看他不錯,大家常會。
豈知雨村也奇,我家世襲起,從代字輩下來,甯榮兩宅人口房舍以及起居事宜,一概都明白,因此遂覺得親熱了。
”因又笑說道:“幾年門子也會鑽了。
由知府推升轉了禦史,不過幾年,升了吏部侍郎,署兵部尚書。
為着一件事降了三級,如今又要升了。
”馮紫英道:“人世的榮枯,仕途的得失,終屬難定。
”賈政道:“像雨村算便宜的了。
還有我們差不多的人家就是甄家,從前一樣功勳,一樣的世襲,一樣的起居,我們也是時常往來。
不多幾年,他們進京來差人到我這裡請安,還很熱鬧。
一回兒抄了原籍的家财,至今杳無音信,不知他近況若何,心下也着實惦記。
看了這樣,你想做官的怕不怕?”賈赦道:“咱們家是最沒有事的。
”馮紫英道:“果然,尊府是不怕的。
一則裡頭有貴妃照應,二則故舊好親戚多,三則你家自老太太起至于少爺們,沒有一個刁鑽刻薄的。
”賈政道:“雖無刁鑽刻薄,卻沒有德行才情。
白白的衣租食稅,那裡當得起。
”賈赦道:“咱們不用說這些話,大家吃酒罷。
”大家又喝了幾杯,擺上飯來。
吃畢,喝茶。
馮家的小厮走來輕輕的向紫英說了一句,馮紫英便要告辭了。
賈赦賈政道:“你說什麼?”小厮道:“外面下雪,早已下了梆子了。
”賈政叫人看時,已是雪深一寸多了。
賈政道:“那兩件東西你收拾好了麼?”馮紫英道:“收好了。
若尊府要用,價錢還自然讓些。
”賈政道:“我留神就是了。
”紫英道:“我再聽信罷。
天氣冷,請罷,别送了。
”賈赦賈政便命賈琏送了出去。
未知後事如何,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