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國演義 第27回 美髯公千裡走單騎 漢壽侯五關斬六将

首頁
    關公訴說尋兄之事。

    植曰:“将軍于路驅馳,夫人車上勞困,且請入城,館驿中暫歇一宵,來日登途未遲。

    ”關公見王植意甚殷勤,遂請二嫂入城。

    館驿中皆鋪陳了當。

    王植請公赴宴,公辭不往;植使人送筵席至館驿。

    關公因于路辛苦,請二嫂晚膳畢,就正房歇定;令從者各自安歇,飽喂馬匹,關公亦解甲憩息。

     卻說王植密喚從事胡班聽令曰:“關某背丞相而逃,又于路殺太守并守關将校,死罪不輕!此人勇武難敵。

    汝今晚點一千軍圍住館驿,一人一個火把,待三更時分,一齊放火;不問是誰,盡皆燒死!吾亦自引軍接應。

    ”胡班領命,便點起軍士,密将幹柴引火之物,搬于館驿門首,約時舉事。

    胡班尋思:“我久聞關雲長之名,不識如何模樣,試往窺之。

    ”乃至驿中,問驿吏曰:“關将軍在何處?”答曰:“正廳上觀書者是也。

    ”胡班潛至廳前,見關公左手綽髯,于燈下憑幾看書。

    班見了,失聲歎曰:“真天人也!”公問何人。

    胡班入拜曰:“荥陽太守部下從事胡班。

    ”關公曰:“莫非許都城外胡華之子否?”班曰:“然也。

    ”公喚從者于行李中取書付班。

    班看畢,歎曰:“險些誤殺忠良!”遂密告曰:“王植心懷不仁,欲害将軍,暗令人四面圍住館驿,約于三更放火。

    今某當先去開了城門,将軍急收拾出城。

    ”關公大驚,忙披挂提刀上馬,請二嫂上車,盡出館驿,果見軍士各執火把聽候。

    關公急來到城邊,隻見城門已開。

    關公催車仗急急出城。

    胡班還去放火。

    關公行不到數裡,背後火把照耀,人馬趕來。

    當先王植大叫:“關某休走!”關公勒馬,大罵:“匹夫!我與你無仇,如何令人放火燒我?”王植拍馬挺槍,徑奔關公;被關公攔腰一刀,砍為兩段。

    人馬都趕散。

    關公催車仗速行,于路感胡班不已。

     行至滑州界首,有人報與劉延。

    延自變量十騎,出郭而迎。

    關公馬上欠身而言曰:“太守别來無恙?”延曰:“公今欲何往?”公曰:“辭了丞相,去尋家兄。

    ”延曰:“玄德在袁紹處。

    紹乃丞相仇人,如何容公去?”公曰:“昔日曾言定來。

    ”延曰:“今黃河渡口關隘,夏侯敦部将秦琪據守。

    恐不容将軍過渡。

    ”公曰:“太守應付船隻,若何?”延曰:“船隻雖有,不敢應付。

    ”公曰:“我前者誅顔良、文醜,亦曾與足下解厄。

    今日求一渡船而不與,何也?”延曰:“隻恐夏侯敦知之,必然罪我。

    ”關公知劉延無用之人,遂自催車仗前進。

    到黃河渡口,秦琪引軍出問:“來者何人?”關公曰:“漢壽亭侯關某也。

    ”琪曰:“今欲何往?”關公曰:“欲投河北去尋兄長劉玄德,故來借渡。

    ”琪曰:“丞相公文何在?”公曰:“吾不受丞相節制,有甚公文?”琪曰:“吾奉夏侯将軍将令,把守關隘,你便插翅,也飛不過去!”關公大怒曰:“你知我于路斬戮攔截者乎?”琪曰:“你隻殺得無名下将,敢殺我麼?”關公怒曰:“汝比顔良、文醜若何?”秦琪大怒,縱馬提刀,直取關公。

    二馬相交,隻一合,關公刀起,秦琪頭落。

    關公曰:“當吾者已死,餘人不必驚走。

    速備船隻,送我渡河。

    ”軍士急撐舟傍岸。

    關公請二嫂上船渡河。

    渡過黃河,便是袁紹地方。

    關公所曆關隘五處,斬将六員。

    後人有詩歎曰: 挂印封金辭漢相,尋兄遙望遠途還。

    馬騎赤兔行千裡、刀偃青龍出五關。

    毀滅 忠義慨然沖宇宙、英雄從此震江山。

    獨行斬将應無敵,今古留題翰墨間。

     關公于馬上自歎曰:“吾非欲沿途殺人,奈事不得已也。

    曹公知之,必以我為負恩之人矣。

    ”正行間,忽見一騎自北而來,大叫:“雲長少住!”關公勒馬視之,乃孫幹也。

    關公曰:“自汝南相别,一向消息若何?”幹曰:“劉辟、龔都,自将軍回兵之後,複奪了汝南;遣某往河北結好袁紹,請玄德同謀破曹之計。

    不想河北将士,各相妒忌。

    田豐尚囚獄中;沮授黜退不用;審配、郭圖各自争權;袁紹多疑,主持不定。

    某與劉皇叔商議,先求脫身之計。

    今皇叔已往汝南會合劉辟去了。

    恐将軍不知,反到袁紹處,或為所害,特遣某于路迎接将來。

    幸于此得見。

    将軍可速往汝南與皇叔相會。

    ”關公教孫幹拜見夫人。

    夫人問其動靜。

    孫幹備說:“袁紹二次欲斬皇叔,今幸脫身往汝南去了。

    夫人可與皇叔此處相會。

    ”二夫人皆掩面垂淚。

    關公依言,不投河北去,徑取汝南來。

    正行之間,背後塵埃起處,一彪人馬趕來。

    當先夏侯敦,大叫:“關某休走!” 正是: 六将阻關徒受死,一軍攔路複争鋒。

    畢竟關公怎生脫身,且聽下文分解。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