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三人名字否?”黃巾者曰:“我隻聞赤面長髯者名關雲長,卻未識其面。
汝何人也?”公乃停刀立馬,解開須囊,出長髯令視之。
其人滾鞍下馬,腦揪郭常之子拜獻于馬前。
關公問其姓名。
告曰:“某姓裴名元紹。
自張角死後,一向無主,嘯聚山林,權于此處藏伏。
今早這厮來報:‘有一客人,騎一匹千裡馬,在我家投宿,特邀某來劫奪此馬。
不想卻遇将軍。
”郭常之子拜伏乞命。
關公曰:“吾看汝父之面,饒你性命!”郭子抱頭鼠竄而去。
公謂元紹曰:“汝不識吾面,何以知吾名?”元紹曰:“離此三十裡有一卧牛山。
山上有一關西人,姓周名倉。
兩臂有千斤之力。
闆肋虬髯,形容甚偉。
原在黃巾張寶部下為将。
張寶死,嘯聚山林。
他多曾與某說将軍盛名,恨無門路相見。
”關公曰:“綠林中非豪傑托足之處。
公等今後可各去邪歸正,勿自陷其身。
”元紹拜謝。
正說話間,遙望一彪人馬來到。
元紹曰:“此必周倉也。
”關公乃立馬待之。
果見一人,黑面長身,持槍乘馬,引衆而至;見了關公,驚喜曰:“此關将軍也!”疾忙下馬,俯伏道旁曰:“周倉參拜。
”關公曰:“壯士何處曾識關某來?”倉曰:“舊随黃巾張寶時,曾識尊顔;恨失身賊黨,不得相随。
今日幸得拜見。
願将軍不棄,收為步卒,早晚執鞭随镫,死亦甘心!”公見其意甚誠,乃謂曰:“汝若随我,汝手下人伴若何?”倉曰:“願從則俱從;不願從者,聽之可也。
”于是衆人皆曰:“願從。
”關公乃下馬至車前禀問二嫂。
甘夫人曰:“叔叔自離許都,于路獨行至此,曆過多少艱難,未嘗要軍馬相随;前廖化欲相投,叔既卻之,今何獨容周倉之衆耶?我輩女流淺見,叔自斟酌。
”公曰:“嫂嫂之言是也。
”遂謂周倉曰:“非關某寡情,奈二夫人不從。
汝等且回山中,待我尋見兄長,必來相招。
”周倉頓首告曰:“倉乃一粗莽之夫,失身為盜;今遇将軍,如重見天日,豈忍複錯過?若以衆人相随為不便,可令其盡跟裴元紹去。
倉隻身步行,跟随将軍,雖萬裡不辭也!”關公再以此言告二嫂。
甘夫人曰:“一二人相從,無妨于事。
”公乃令周倉撥人伴随裴元紹去。
元紹曰:“我亦願随關将軍。
”周倉曰:“汝若去時,人伴皆散;且當權時統領。
我随關将軍去,但有住紮處,便來取你。
”元紹怏怏而别。
周倉跟着關公,往汝南進發。
行了數日,遙見一座山城。
公問土人:“此何處也?”土人曰:“此名古城。
數月前有一将軍,姓張,名飛,自變量十騎到此,将縣官逐去,占住古城,招軍買馬,積草屯糧。
今聚有三五千人馬,四遠無人敢敵。
”關公喜曰:“吾弟自徐州失散,一向不知下落,誰想卻在此!”乃令孫幹先入城通報,教來迎接二嫂。
日瓦戈醫生
卻說張飛在芒砀山中,住了月餘,因出外探聽玄德消息,偶過古城,入縣借糧;縣官不肯,飛怒,因就逐去縣官,奪了縣印,占住城池,權且安身。
當日孫幹領關公命,入城見飛。
施禮畢,具言:“玄德離了袁紹處,投汝南去了。
今雲長直從許都送二位夫人至此,請将軍出迎。
”張飛聽罷,更不回言,随即披挂持矛上馬,引一千餘人,徑出城門。
孫幹驚訝,又不敢問,隻得随出城來。
關公望見張飛到來,喜不自勝;付刀與周倉接了,拍馬來迎。
隻見張飛圓睜環眼,倒豎虎須,吼聲如雷,揮矛向關公便搠。
關公大驚,連忙閃過,便叫:“賢弟何故如此?豈忘了桃園結義耶?”飛喝曰:“你既無義,有何面目來與我相見!”關公曰:“我如何無義?”飛曰:“你背了兄長,降了曹操,封侯賜爵,今又來賺我!我今與你拚個死活!”關公曰:“你原來不知,我也難說。
現放着二位嫂嫂在此,賢弟請自問。
”二夫人聽得,揭簾而呼曰:“三叔何故如此?”飛曰:“嫂嫂住着。
且看我殺了負義的人,然後請嫂嫂入城。
”甘夫人曰:“二叔因不知你等下落,故暫時栖身曹氏。
今知你哥哥在汝南,特不避險阻,送我們到此。
三叔休錯見了。
”糜夫人曰:“二叔向在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