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國演義 第49回 七星壇諸葛祭風 三江口周瑜縱火

首頁
    帳看時,旗帶竟飄西北,霎時間東南風大起。

     瑜駭然曰:“此人有奪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測之術!若留此人,乃東吳禍根也。

    及早殺卻,免生他日之憂。

    ”急喚帳前護軍校尉丁奉、徐盛二将:“各帶一百人。

    徐盛從江内去,丁奉從旱路去,都到南屏山七星壇前。

    休問長短,拏住諸葛亮便行斬首,将首級來請功。

    ”二将領命:徐盛下船,一百刀斧手,蕩開棹漿:丁奉上馬,一百弓弩手,各跨征駒;往南屏山來。

    于路正迎着東南風起。

    後人有詩曰: 七星壇上卧龍登,一夜東風江水騰;不是孔明施妙計,周郎安得逞才能? 丁奉馬軍先到,見壇上執旗将士,當風而立。

    丁奉下馬提劍上壇,不見孔明,慌問守壇将士。

    答曰:“恰才下壇去了。

    ”丁奉忙下壇尋時,徐盛船已到。

    二人聚于江邊。

    小卒報曰:“昨晚一隻快船停在前面灘口,适間卻見孔明披發下船,那船望上水去了。

    ”丁奉、徐盛便分水陸兩路追襲。

    徐盛教拽起滿帆,搶風而使。

    遙望前船不遠,徐盛在船頭上高聲大叫:“軍師休去!都督有請!”隻見孔明立于船尾大笑曰:“上覆都督,好好用兵。

    諸葛亮暫回夏口,異日再容相見。

    ”徐盛曰:“請暫少住,有緊話說。

    ”孔明曰:“吾已料定都督不能容我,必來加害,預先教趙子龍來相接。

    将軍不必追趕。

    ”徐盛見前船無篷,隻顧趕去。

    看看至近,趙雲拈弓搭箭,立于船尾大叫曰:“吾乃常山趙子龍也。

    奉令特來接軍師。

    你如何來追趕?本待一箭射死你來,顯得兩家失了和氣。

    教你知我手段!”言訖,箭到處,射斷徐盛船上篷索。

    那篷堕下落水,其船便橫。

    趙雲卻教自己船上拽起滿帆,乘順風而去。

    其船如飛,追之不及。

    岸上丁奉喚徐盛船近岸,言曰:“諸葛亮神機妙算,人不可及。

    更兼趙雲有萬夫不當之勇。

    汝知他當陽長坂時否?吾等隻索回報便了。

    ”于是二人回見周瑜,言孔明預先約趙雲迎接去了。

    周瑜大驚曰:“此人如此多謀,使我曉夜不安矣!”魯肅曰:“且待破曹之後,卻再圖之。

    ” 瑜從其言,喚集諸将聽令。

    先教甘甯帶了蔡中并降卒沿南岸而走:“隻打北軍旗号,直取烏林地面,正當曹操屯糧之所。

    深入軍中,舉火為号。

    隻留下蔡和一人在帳下,我有用處。

    ”第二喚太史慈分付:“你可領三千兵,直奔黃州地界,斷曹操合淝接應之兵,就逼曹兵,放火為号;隻看紅旗,便是吳侯接應兵到。

    ”這兩隊兵最遠,先發。

    第三喚呂蒙領三千兵去烏林接應甘甯,焚燒曹操寨栅。

    第四喚淩統領三千兵,直接彜陵界首,隻看烏林火起,以兵應之。

    第五喚董襲領三千兵,直取漢陽;從漢川殺奔曹操寨中,看白旗接應。

    第六喚潘璋領三千兵,盡打白旗往漢陽接應董襲。

    六隊船隻各自分路去了。

    卻令黃蓋安排火船,使小卒馳書約曹操,今夜來降。

    一面撥戰船四隻,随于黃蓋船後接應。

    第一隊領兵軍官韓當,第二隊領兵軍官周秦,第三隊領兵軍官蔣欽,第四隊領兵軍官陳武:四隊各引戰船三百隻,前面各排列火船二十隻。

    周瑜自與程普在大艨艟上督戰,徐盛、丁奉為左右護衛,隻留魯肅共阚澤及衆謀士守寨。

    程普見周瑜調軍有法,甚相敬服。

     卻說孫權差使命持兵符至,說已差陸遜為先鋒,直抵蕲、黃地面進兵,吳侯自為後應。

    瑜又差人西山放火炮,南屏山舉旗号。

    各各準備停當,隻等黃昏舉動。

     話分兩頭。

    且說劉玄德在夏口專候孔明回來,忽見一隊船到,乃是公子劉琦自來探聽消息。

    玄德請上敵樓坐定,說:“東南風起多時,子龍去接孔明,至今不見到,吾心甚憂。

    ”小校遙指樊口港上,“一帆風送扁舟來到,必軍師也。

    ”玄德與劉琦下樓迎接。

    須臾船到,孔明、子龍登岸。

    玄德大喜。

    問候畢,孔明曰:“且無暇告訴别事。

    前者所約軍馬戰船,皆已辦否?”玄德曰:“收拾久矣,隻候軍師調用。

    ”孔明便與玄德、劉琦升帳坐定,謂趙雲曰:“子龍可帶三千軍馬,渡江徑取烏林小路,揀樹木蘆葦密處埋伏。

    今夜四更已後,曹操必然從那條路奔走。

    等他軍馬過,就半中間放起火來。

    雖然不殺他盡絕,也殺他一半。

    ”雲曰:“烏林有兩條路:一條通南郡,一條取荊州。

    不知向那條路來?”孔明曰:“南郡勢迫,曹操不敢往,必來荊州,然後大軍投許昌而去。

    ”雲領計去了。

    又喚張飛曰:“翼德可領三千兵渡江,截斷彜陵這條路,去葫蘆谷口埋伏。

    曹操不敢走南彜陵,必望北彜陵去。

    來日雨過,必然來埋鍋造飯。

    隻看煙起,便就山邊放起火來。

    雖然不捉得曹操,翼德這場功料也不小。

    ”飛領計去了。

    又喚糜竺、糜芳、劉封三人各駕船隻,遶江剿擒敗軍,奪取器械。

    三人領計去了。

    孔明起身,謂公子劉琦曰:“武昌一望之地,最為緊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