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暮方回,次日又來罵戰。
程普恐瑜生氣,不敢報知。
第三日,牛金直至寨門外叫罵,聲聲隻道要捉周瑜。
程普與衆商議,欲暫且退兵,回見吳侯,卻再理會。
卻說周瑜雖患瘡痛,心中自有主張;已知曹兵常來寨前叫罵,卻不見衆将來禀。
一日,曹仁自引大軍,擂鼓呐喊,前來搦戰。
程普拒住不出。
周瑜喚衆将入帳問曰:“何處鼓噪呐喊?”衆将曰:“軍中教演士卒。
”瑜怒曰:“何欺我也!吾已知曹兵常來寨前辱罵。
程德謀既同掌兵權,何故坐視?”遂命人請程普入帳問之。
普曰:“吾見公瑾病瘡,醫者言勿觸怒,故曹兵搦戰,不敢報知。
”瑜曰:“公等不戰,主意若何?”普曰:“衆将皆欲收兵暫回江東。
待公箭瘡平複,再作區處。
”瑜聽罷,于床上奮然躍起曰:“大丈夫既食君祿,當死于戰場,以馬革裹屍還,幸也!豈可為我一人,而廢國家大事乎?”言訖,即披甲上馬。
諸軍衆将無不駭然。
遂自變量百騎出營前。
望見曹兵已布成陣勢,曹仁自立馬于門旗下,揚鞭大罵曰:“周瑜孺子,料必橫夭,再不敢正觑我兵!”罵猶未絕,瑜從群騎内突然出曰:“曹仁匹夫!見周郎否!”曹軍看見,盡皆驚駭。
曹仁回顧衆将曰:“可大罵之!”衆軍厲聲大罵。
周瑜大怒,使潘璋出戰。
未及交鋒,周瑜忽大叫一聲,口中噴血,墜于馬下。
曹兵沖來,衆将向前抵住,混戰一場,救起周瑜,回到帳中。
程普問曰:“都督貴體若何?”瑜密謂普曰:“此吾之計也。
”普曰:“計将安出?”瑜曰:“吾身本無甚痛楚;吾所以為此者,欲令曹兵知我病危,必然欺敵。
可使心腹軍士去城中詐降,說吾已死。
今夜曹仁必來劫寨。
吾卻于四下埋伏以應之,則曹仁可一鼓而擒也。
”程普曰:“此計大妙!”随就帳下舉起哀聲。
衆軍大驚,盡傳言都督箭瘡大發而死,各寨盡皆挂孝。
卻說曹仁在城中與衆商議,言周瑜怒氣沖發,金瘡崩裂,以緻口中噴血,墜于馬下,不久必亡。
正論間,忽報:“吳寨内有十數個軍士來降。
中間亦有二人,原是曹兵被擄過去的。
”曹仁忙喚入問之。
軍士曰:“今日周瑜陣前金瘡碎裂,歸寨即死。
今衆将皆已挂孝舉哀。
我等皆受程普之辱,故特歸降,便報此事。
”曹仁大喜,随即商議今夜便去劫寨,奪周瑜之屍,斬其首級,送赴許都。
陳矯曰:“此計速行,不可遲誤。
”曹仁遂令牛金為先鋒,自為中軍,曹洪、曹純為合後,隻令陳矯領些少軍士守城,其餘軍兵盡起。
初更後出城,徑投周瑜大寨。
來到寨門,不見一人,但見虛插旗槍而已。
情知中計,急忙退軍。
四下炮聲齊發,東邊韓當、蔣欽殺來,西邊周泰、潘璋殺來,南邊徐盛、丁奉殺來,北邊陳武、呂蒙殺來。
曹兵大敗,三路軍皆被沖散,首尾不能相救。
曹仁引十數騎殺出重圍,正遇曹洪,遂引敗殘軍馬一同奔走。
殺到五更,離南郡不遠,一聲鼓響,淩統又引一軍攔住去路,截殺一陣。
曹仁引軍刺斜而走,又遇甘甯大殺一陣。
曹仁不敢回南郡,徑投襄陽大路而行,吳軍趕了一程,自回。
基督山伯爵
周瑜、程普,收住衆軍,徑到南郡城下,見旌旗布滿,敵樓上一将叫曰:“都督少罪!吾奉軍師将令,已取城了。
吾乃常山趙子龍也。
”周瑜大怒,便命攻城。
城上亂箭射下。
瑜命且回軍商議,使甘甯自變量千軍馬,徑取荊州;淩統自變量千軍馬,徑取襄陽;然後卻再取南郡未遲。
正分撥間,忽然探馬急來報說:“諸葛亮自得了南郡,遂用兵符,星夜詐調荊州守城軍馬來救,卻教張飛襲了荊州。
”又一探馬飛來報說:“夏侯敦在襄陽,被諸葛亮差人赍兵符,詐稱曹仁求救,誘敦引兵出,卻教雲長襲取了襄陽。
”二處城池,全不費力,皆屬劉玄德矣。
”周瑜曰:“諸葛亮怎得兵符?”程普曰:“他拏住陳矯,兵符自然盡屬之矣。
”周瑜大叫一聲,金瘡迸裂。
正是:
幾郡城池無我分,一場辛苦為誰忙?未知性命如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