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國演義 第53回 關雲長義釋黃漢升 孫仲謀大戰張文遠

首頁
    忠想昨日不殺之恩,不忍便射,帶住刀,把弓虛拽弦響,雲長急閃,卻不見箭;雲長又趕,忠又虛拽。

    雲長急閃,又無箭;隻道黃忠不會射,放心趕來。

    将近吊橋,黃忠在橋上搭箭開弓,弦響箭到,正射在雲長盔纓根上。

    前面軍齊聲喊起。

    雲長吃了一驚,帶箭回寨,方知黃忠有百步穿楊之能,今日隻射盔纓,正是報昨日不殺之恩也。

    雲長領兵而退。

     黃忠回到城上來見韓玄,玄便喝左右捉下黃忠。

    忠叫曰:“無罪!”玄大怒曰:“我看了三日,汝敢欺我!汝前日不力戰,必有私心;昨日馬失,他不殺汝,必有關通;今日兩番虛拽弓弦,第三箭卻正射他盔纓,如何不是外通内連?若不斬汝,必為後患!”喝令刀斧手推下城門外斬之。

    衆将欲告,玄曰:“但告免黃忠者,便是同情!”剛推到門外,恰欲舉刀,忽然一将揮刀殺入,砍死刀手,救起黃忠,大叫曰:“黃漢升乃長沙之保障,今殺漢升,是殺長沙百姓也!韓玄殘暴不仁,輕賢慢士,當衆共殛之!願随我者便來!”衆視其人,面如重棗,目若朗星,乃義陽人魏延也;自襄陽趕劉玄德不着,來投韓玄;玄怪其傲慢少禮,不肯重用,故屈沈于此。

    當日救下黃忠,教百姓同殺韓玄,袒臂一呼,相從者數百餘人。

    黃忠攔當不住。

    魏延直殺上城頭,一刀砍韓玄為兩段,提頭上馬,引百姓出城,投拜雲長。

    雲長大喜,遂入城,安撫已畢,請黃忠相見。

    忠托病不出。

    雲長即使人去請玄德、孔明。

     卻說玄德自雲長來取長沙,與孔明随後催促人馬接應。

    正行間,青旗倒卷,一鴉自北南飛,連叫三聲而去。

    玄德曰:“此應何禍福?”孔明就在馬上袖占一課,曰:“長沙郡已得,又主得大将。

    午時後定見分曉。

    ”少頃,見一小校飛報前來,說:“關将軍已得長沙郡,降将黃忠、魏延。

    端等主公到彼。

    ”玄德大喜,遂入長沙。

    雲長接入廳上,具言黃忠之事。

    玄德乃親往黃忠家相請,忠方出降,求葬韓玄屍首于長沙之東。

    後人有詩贊黃忠曰: 将軍氣概與天參,白發猶然困漢南。

    至死甘心無怨望、臨降低首尚懷慚。

     寶刀燦雪彰神勇、鐵騎臨風憶戰酣。

    千古高名應不泯,長随孤月照湘潭。

     玄德待黃忠甚厚。

    雲長引魏延來見,孔明喝令刀斧手推出斬之。

    玄德驚問孔明曰:“魏延乃有功無罪之人,軍師何故欲殺之?”孔明曰:“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

    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

    ”玄德曰:“若斬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

    望軍師恕之。

    ”孔明指魏延曰:“吾今饒汝性命。

    汝可盡忠報主,勿生異心;若生異心,我好歹取汝首級。

    ”魏延喏喏連聲而退。

    黃忠薦劉表侄劉磬,見在攸縣閑居,玄德取回,教掌長沙郡。

    四郡已平,玄德班師回荊州,改油江口為公安。

    自此錢糧廣盛,賢士歸之;将軍馬四散屯于隘口。

     卻說周瑜自回柴桑養病,令甘甯守巴陵郡,令淩統守漢陽郡。

    二處分布戰船,聽候調遣。

    程普引其餘将士投合淝縣來。

    原來孫權自從赤壁鏖兵之後,久在合淝,與曹兵交鋒,大小十餘戰,未決勝負,不敢逼城下寨,離城五十裡屯兵。

    聞程普兵到,孫權大喜,親自出營勞軍。

    人報魯子敬先至,權乃下馬立待之。

    肅慌忙滾鞍下馬施禮。

    衆将見權如此待肅,皆大驚異。

    權請肅上馬,并辔而行,密謂曰:“孤下馬相迎,足顯公否?”肅曰:“未也。

    ”權曰:“然則何如而後為顯耶?”肅曰:“願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總括九州島,克成帝業,使肅名書竹帛,始為顯矣。

    ”權撫掌大笑,回至帳中,大設飲宴,犒勞鏖兵将士,商議破合淝之策。

     忽報張遼差人來下戰書。

    權拆書觀畢,大怒曰:“張遼欺吾太甚!汝聞程普軍來,故意使人搦戰!來日吾不用新軍赴敵,看我大戰一場!”傳令當夜五更,三軍出寨,望合淝進發。

    辰時左右,軍馬行至半途,曹兵已到,兩邊布成陣勢。

    孫權金盔金甲,披挂出馬;左宋謙,右賈華,二将使方天畫戟,兩邊護衛。

    三通鼓罷,曹軍陣中,門旗兩開,三員将全裝貫帶,立于陣前:中央張遼,左邊李典,右邊樂進。

    張遼縱馬當先,專搦孫權決戰。

    權綽槍欲自戰,陣門中一将挺槍驟馬早出,乃太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