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孔明謂張飛曰:“前者子龍取桂陽郡時,責下軍令狀而去。
今日翼德要取武陵,必須也責下軍令狀,方可領兵去。
”張飛遂立軍令狀,欣然領三千軍,星夜投武陵界上來。
金旋聽得張飛引兵到,乃集将校整點精兵器械,出城迎敵。
從事鞏志谏曰:“劉玄德乃大漢皇叔,仁義布于天下。
加之張翼德骁勇非常,不可迎敵,不如納降為上。
”金旋大怒曰:“汝欲與賊通連為内變耶?”喝令武士推出斬之。
衆官苦告曰:“先斬家人,于軍不利。
”金旋乃喝退鞏志,自率兵出。
離城二十裡,正迎張飛。
飛挺矛立馬,大喝金旋。
旋問部将:“誰敢出戰?”衆皆畏懼,莫敢向前。
旋自驟馬舞刀迎之。
張飛大喝一聲,渾如巨雷。
金旋失色,不敢交鋒,撥馬便走。
飛引衆軍随後掩殺。
金旋走至城邊,城上亂箭射下。
旋驚視之,見鞏志立于城上曰:“汝不順天時,自取敗亡,吾與百姓自降劉矣。
”言未畢,一箭射中金旋面門,墜于馬下,軍士割頭獻張飛,鞏志出城納降。
飛就令鞏志赍印绶,往桂陽見玄德;玄德大喜,遂令鞏志代金旋之職。
玄德親至武陵安民畢,馳書報雲長,言翼德、子龍各得一郡。
雲長乃回書上請曰:“聞長沙尚未取,如兄長不以弟為不才,教關某幹這件功勞甚好。
”玄德大喜,遂教張飛星夜去替雲長守荊州,令雲長來取長沙。
雲長既至,入見玄德、孔明。
孔明曰:“子龍取桂陽,翼德取武陵,都是三千軍去。
今長沙太守韓玄,固不足道。
隻是他有一員大将,乃南陽人,姓黃,名忠,字漢升;是劉表帳下中郎将,與劉表之侄劉盤共守長沙,後事韓玄;雖今年近六旬,卻有萬夫不當之勇,不可輕敵。
雲長去,必須多帶軍馬。
”雲長曰:“軍師何故長别人銳氣,滅自己威風?量一老卒,何足道哉!關某不須用三千軍,隻消本部下五百名校刀手,決定斬黃忠、韓玄之首,獻來麾下。
”玄德苦擋。
雲長不依,隻領五百校刀手而去。
孔明謂玄德曰:“雲長輕敵黃忠,隻恐有失。
主公當往接應。
”玄德從之,随後引兵望長沙進發。
漂亮朋友
卻說長沙太守韓玄,平生性急,輕于殺戮,衆皆惡之。
是時聽知雲長軍到,便喚老将黃忠商議。
忠曰:“不須主公憂慮。
憑某這口刀,這張弓,一千個來,一千個死!”原來黃忠能開二石力之弓,百發百中。
言未畢,階下一人應聲而出曰:“不須老将軍出戰,隻就某手中定活捉關某。
”韓玄視之,乃管軍校尉楊齡。
韓玄大喜,遂令楊齡引軍一千,飛奔出城。
約行五十裡,望見塵頭起處,雲長軍馬早到。
楊齡挺槍出馬,立于陣前罵戰。
雲長大怒,更不打話,飛馬舞刀,直取楊齡。
齡挺槍來迎。
不三合,雲長手起刀落,砍楊齡于馬下。
追殺敗兵,直至城下。
韓玄聞之大驚,便教黃忠出馬。
玄自來城上觀看。
忠提刀縱馬,引五百騎兵飛過吊橋。
雲長見一老将出馬,知是黃忠,把五百校刀手一字擺開,橫刀立馬而問曰:“來将莫非黃忠否?”忠曰:“既知我名,焉敢犯我境!”雲長曰:“特來取汝首級!”言罷,兩馬交鋒。
鬥一百餘合,不分勝負。
韓玄恐黃忠有失,鳴金收軍。
黃忠收軍入城。
雲長也退軍,離城十裡下寨,心中暗忖:“老将黃忠,名不虛傳:鬥一百合,全無破綻。
來日必用拖刀計,背砍赢之。
”
次日早飯畢,又來城下搦戰。
韓玄坐在城上,教黃忠出馬。
忠自變量百騎殺過吊橋,再與雲長交馬。
又鬥五六十合,勝負不分。
兩軍齊聲喝采。
鼓聲正急時,雲長撥馬便走。
黃忠趕來。
雲長方欲用刀砍去,忽聽得腦後一聲響;急回頭看時,見黃忠被戰馬前失,掀在地下。
雲長急回馬,雙手舉刀猛喝曰:“我且饒你性命!快換馬來厮殺!”黃忠急提起馬蹄,飛身上馬,奔入城中。
玄驚問之。
忠曰:“此馬久不上陣,故有此失。
”玄曰:“汝箭百發百中,何不射之?”忠曰:“來日再戰,必然詐敗,誘到吊橋邊射之。
”玄以自己所乘一匹青馬與黃忠。
忠拜謝而退,尋思:“難得雲長如此義氣!他不忍殺害我,我又安忍射他?若不射,又恐違了将令。
”是夜躊躇未定。
次日天曉,人報雲長搦戰。
忠領兵出城。
雲長兩日戰黃忠不下,十分焦躁,抖擻威風,與忠交馬。
戰不到三十餘合,忠詐敗,雲長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