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國演義 第56回 曹操大宴銅雀台 孔明三氣周公瑾

首頁
    卻說周瑜被諸葛亮預先埋伏關公、黃忠、魏延三枝軍馬,一擊大敗。

    黃蓋、韓當急救下船,折卻水軍無數。

    遙觀玄德、孫夫人車馬仆從,都停住于山頂之上,瑜如何不氣?箭瘡未愈,因怒氣沖激,瘡口迸裂,昏絕于地;衆将救醒,開船逃去。

    孔明教休追趕,自和玄德歸荊州慶喜,賞賜衆将。

     周瑜自回柴桑。

    蔣欽等一行人馬自歸南徐報孫權。

    權不勝忿怒,欲拜程普為都督,起兵取荊州。

    周瑜又上書,請興兵雪恨。

    張昭谏曰:“不可。

    曹操日夜思報赤壁之恨,因恐孫、劉同心,故未敢興兵。

    今主公若以一時之忿,自相吞并,操必乘虛來攻,國勢危矣。

    ”顧雍曰:“許都豈無細作在此?若知孫、劉不睦,操必使人勾結劉備。

    備懼東吳,必投曹操。

    若此,則江南何日得安?為今之計,莫若使人赴許都,表劉備為荊州牧。

    曹操知之,則懼而不敢加兵于東南。

    且使劉備不恨于主公。

    然後使心腹用反間之計,令曹、劉相攻,吾乘隙而圖之,斯為得耳。

    ”權曰:“元歎之言甚善。

    但誰為可使?”雍曰:“此間有一人,乃曹操敬慕者,可以為使。

    ”權問何人。

    雍曰:“華歆在此,何不遣之?”權大喜。

    即遣歆赍表赴許都。

    歆領命起程,徑到許都求見曹操。

    聞操會群臣于邺郡,慶賞銅雀台,歆乃赴邺郡候見。

    我的大學 操自赤壁敗後,常思報仇,隻疑孫、劉拚力,因此不敢輕進。

    時建安十五年春,造銅雀台成。

    操乃大會文武于邺郡,設宴慶賀。

    其台正臨漳河。

    中央乃銅雀台,左邊一座名玉龍台,右邊一座名金鳳台,各高十丈。

    上橫二橋相通。

    千門萬戶,金碧交輝。

    是日曹操頭戴嵌寶金冠,身穿綠錦羅袍;玉帶珠履,憑高而坐。

    文武侍立台下。

     操欲觀武官比試弓箭,乃使近侍将西川紅錦戰袍一領,挂于垂楊枝上,下設一箭垛,以百步為界,分武官為兩隊:曹氏宗族俱穿紅,其餘将士俱穿綠;各帶雕弓長箭,跨鞍勒馬,聽候指揮。

    操傳令曰:“有能射中箭垛紅心者,即以錦袍賜之;如射不中,罰水一杯。

    ”号令方下,紅袍隊中,一個少年将軍驟馬而出。

    衆視之,乃曹休也。

    休飛馬往來,奔馳三次,扣上箭,拽滿弓,一箭射去,正中紅心。

    金鼓齊鳴,衆皆喝采。

    曹操于台上望見大喜,曰:“此吾家千裡駒也!”方欲使人取錦袍與曹休,隻見綠袍隊中,一騎飛出,叫曰:“丞相錦袍,合讓俺外姓先取,宗族中不宜攙越。

    ”操視其人,乃文聘也。

    衆官曰:“且看文仲業射法。

    ”文聘拈弓縱馬一箭,亦中紅心。

    衆皆喝采,金鼓亂鳴。

    聘大呼曰:“快取袍來!”隻見紅袍隊中,又一将飛馬而出,厲聲曰:“文烈先射,汝何得争奪?看我與你兩個解箭!”拽滿弓,一箭射去,也中紅心。

    衆人齊聲喝采。

    視其人,乃曹洪也。

    洪方欲取袍,隻見綠袍隊裡又一将出,揚弓叫曰:“你三人射法,何足為奇!看我射來!”衆視之,乃張合也。

    合飛馬翻身,背射一箭,也中紅心。

    四枝箭齊齊的攢在紅心裡。

    衆人都道:“好射法!”合曰:“錦袍須該是我的!”言未畢,紅袍隊中一将飛馬而出,大叫曰:“汝翻身背射,何足稱異!看我奪射紅心!”衆視之,乃夏侯淵也。

    淵驟馬至界口,紐回身一箭射去,正在四箭當中。

    金鼓齊鳴。

    淵勒馬按弓大叫曰:“此箭可奪得錦袍麼?”隻見綠袍隊裡,一将應聲而出,大叫:“且留下錦袍與我徐晃!”淵曰:“汝更有何射法,可奪我袍?”晃曰:“汝奪射紅心,不足為異。

    看我單取錦袍!”拈弓搭箭,遙望柳條射去,恰好射斷柳條,錦袍墜地。

    徐晃飛取錦袍,披于身上,驟馬至台前聲喏曰:“謝丞相袍!”曹操與衆官無不稱羨。

    晃才勒馬要回,猛然台邊躍出一個綠袍将軍,大呼曰:“你将錦袍那裡去!早早留下與我!”衆視之,乃許褚也。

    晃曰:“袍已在此,汝何敢強奪!”褚更不回答,竟飛馬來奪袍。

    兩馬相近,徐晃便把弓打許褚。

    褚一手按住弓,把徐晃拖離鞍鞽。

    晃急棄了弓,翻身下馬,褚亦下馬,兩個揪住厮打。

    操急使人解開。

    那領錦袍已是扯得粉碎。

    操令二人都上台。

    徐晃睜眉怒目,許褚切齒咬牙,各有相鬥之意。

    操笑曰:“孤特視公等之勇耳。

    豈惜一錦袍哉?”便教諸将盡都上台,各賜蜀錦一疋。

    諸将各各稱謝。

    操命各依位次而坐。

    樂聲競奏,水陸并陳。

    文官武将輪次把盞,獻酬交錯。

     操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