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國演義 第74回 龐令明擡榇決死戰 關雲長放水淹七軍

首頁
    叫曰:“關雲長在此,龐德何不早來受死!”鼓聲響處,龐德出馬曰:“吾奉魏王旨,特來取汝首!恐汝不信,備榇在此。

    汝若怕死,早下馬受降!”關公大罵曰:“量汝一匹夫,亦何能為!可惜我青龍刀斬汝鼠賊!”縱馬舞刀,來取龐德。

    德輪刀來迎。

    二将戰有百餘合,精神倍長。

    兩軍各看得癡呆了。

    魏軍恐龐德有失,急令鳴金收軍。

    關平恐父年老,亦急鳴金。

    二将各退。

    龐德歸寨,對衆曰:“人言關公英雄,今日方信也。

    ”正言間,于禁至。

    相見畢,禁曰:“聞将軍戰關公,百合之上,未得便宜,何不且退軍避之?”德奮然曰:“魏王命将軍為大将,何太弱也?吾來日與關某共決一死,誓不退避!”禁不敢阻而回。

     卻說關公回寨,謂關平曰:“龐德刀法慣熟,真吾敵手。

    ”平曰:“俗雲:‘初生之犢不懼虎。

    ’父親縱然斬了此人,隻是西羌一小卒耳;倘有疏虞,非所以重伯父之托也。

    ”關公曰:“吾不殺此人,何以雪恨?吾意已決,再勿多言!”次日,上馬引兵前進。

    龐德亦引兵來迎。

    兩陣對圓,二将齊出,更不打話,出馬交鋒。

    鬥至五十餘合,龐德撥回馬頭拖刀而走。

    關公從後追趕。

    關平恐有疏失,亦随後趕去。

    關公口中大罵:“龐賊欲使拖刀計,吾豈懼汝!”原來龐德虛作拖刀勢,卻把刀就鞍郄挂住,偷拽雕弓,搭上箭,射将來。

    關平眼快,見龐德拽弓,大叫:“賊将休放冷箭!”關公睜眼看時,弓弦響處,箭早到來;躲閃不及,正中左臂。

    關平馬到,救父回營。

    龐德勒回馬輪刀趕來,忽聽得本營鑼聲大震。

    德恐後軍有失,急勒馬回。

    原來于禁見龐德射中關公,恐他成了大功,滅禁威風,故鳴金收軍。

    龐德回馬,問何故鳴金。

    于禁曰:“魏王有戒:關公智勇雙全。

    他雖中箭,隻恐有詐,故鳴金收軍。

    ”德曰:“若不收軍,吾已斬了此人也。

    ”禁曰:“緊行無好步,當緩圖之。

    ”龐德不知于禁之意,隻懊悔不已。

     卻說關公回營,拔了箭頭。

    幸得箭射不深,用金瘡藥敷之。

    關公痛恨龐德,謂衆将曰:“吾誓報此一箭之仇!”衆将對曰:“将軍且待安息幾日,然後與戰未遲。

    ”次日,人報龐德引軍搦戰。

    關公就要出戰。

    衆将勸住。

    龐德令小軍毀罵。

    關平把住隘口,分付衆将休報知關公。

    龐德搦戰十餘日,無人出迎,乃與于禁商議曰:“眼見關公箭瘡舉發,不能動止;不若乘此機會,統七軍一擁殺入寨中,可救樊城之圍。

    ”于禁恐龐德成功,隻把魏王戒旨相推,不肯動兵。

    龐德累欲動兵,于禁隻不允;乃移七軍轉過山口,離樊城北十裡,依山下寨。

    禁自領兵截斷大路,令龐德屯兵于谷後,使德不能進兵成功。

     卻說關平見關公箭瘡已合,甚是喜悅。

    忽聽得于禁移七軍于樊城之北下寨,未知其謀,即報知關公。

    公遂上馬,自變量騎上高阜處望之,見樊城城上旗号不整,軍士慌亂;城北十裡山谷之内,屯着軍馬;又見襄江水勢甚急。

    看了半晌,喚鄉導官問曰:“樊城北十裡山谷,是何地名?”對曰:“罾口川也。

    ”關公喜曰:“于禁必為我擒矣。

    ”衆軍士問曰:“将軍何以知之?”關公曰:“‘于’入‘罾口’,豈能久乎?”諸将未信。

    公回本寨。

    時值八月秋天,驟雨數日。

    公令人預備船筏,收拾水具。

    關平問曰:“陸地相持,何用水具?”公曰:“非汝所知也。

    于禁七軍不屯于廣易之地,而聚于罾口川險隘之處;方今秋雨連綿,襄江之水,必然泛漲;吾已差人堰住各處水口,待水發時,乘高就船放水,一渰樊城:罾口川之兵,皆為魚鼈矣。

    ”關平拜服。

     卻說魏軍屯于罾口川,連日大雨不止。

    督将成何來見于禁曰:“大軍屯于川口,地勢甚低;雖有土山,離營稍遠,即今秋雨連綿,軍士艱辛。

    近有人報說荊州兵移于高阜處,又于漢水口預備戰筏;倘江水泛漲,我軍危矣。

    宜早為計。

    ”于禁叱曰:“匹夫惑吾軍心耶!再有多言者斬之!”成何羞慚而退,卻來見龐德,說此事。

    德曰:“汝所見甚當。

    于将軍不肯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