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國演義 第86回 難張溫秦宓逞天辨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首頁
    卻說東吳陸遜自退魏兵之後,吳王拜遜為輔國将軍江陵侯,領荊州牧;自此軍權皆歸于遜。

    張昭、顧雍啟奏吳王,請自改元。

    權從之,遂改為黃武元年。

    忽報魏主遣使至,權召入。

    使命陳說:“蜀前使人求救于魏,魏一時不明,故發兵應之;今已大悔,欲起四路兵取川,東吳可來接應。

    若得蜀土,各分一半。

    ” 權聞言,不能決,乃問于張昭、顧雍等。

    昭曰:“陸伯言極有高見,可問之。

    ”權即召陸遜。

    遜至,奏曰:“曹丕坐鎮中原,急不可圖;今若不從,必為仇矣。

    臣料魏與吳皆無諸葛亮之敵手。

    今且勉強應允,整軍預備,隻探聽四路如何。

    若四路兵勝,川中危急,諸葛亮首尾不能救,主上則發兵以應之,先取成都,此為上策;如四路兵敗,别作商議。

    ”權從之,乃謂魏使曰:“軍需未辦,擇日便當起程。

    ”使者拜辭而去。

    權令人探得西番兵出西平關,見了馬超,不戰自退;南蠻孟獲起兵攻四郡,皆被魏延用疑兵計殺退回洞去了;上庸孟達兵至半路,忽然染病不能行;曹真兵出陽平關,趙子龍拒住各處險道;果然一将守關,萬夫莫開。

    曹真屯兵于斜谷道,不能取勝而回。

     孫權知了此信,乃謂文武曰:“陸伯言真神算也。

    孤若妄動,又結怨于西蜀矣。

    ”忽報西蜀遣鄧芝到。

    張昭曰:“此又是諸葛亮退兵之計,遣鄧芝為說客也。

    ”權曰:“當何以答之?”昭曰:“先于殿前立一大鼎,貯油數百斤,下用炭燒。

    待其油沸,可選身長面大武士一千人,各執刀在手,從宮門前直排至殿上,卻喚芝入見。

    休等此人開言下說詞,責以郦食其說齊故事,效此例烹之,看其人如何對答。

    ” 權從其言,遂立油鼎,命武士立于左右,各執軍器,召鄧芝入。

    芝整衣冠而入。

    行至宮門前,隻見兩行武士,威風凜凜,各持鋼刀、大斧、長劍、短戟,直列至殿上。

    芝曉其意,并無懼色,昂然而行。

    至殿前,又見鼎镬内熱油正沸。

    左右武士以目視之,芝但微微而笑。

    近臣引至簾前,鄧芝長揖不拜。

    權令卷起珠簾,大喝曰:“何不拜!”芝昂然而答曰:“上國天使,不拜小邦之主。

    ”權大怒曰:“汝不自料,欲掉三寸之舌,效郦生說齊乎?可速入油鼎!”芝大笑曰:“人皆言東吳多賢,誰想懼一儒生!”權轉怒曰:“孤何懼爾一匹夫耶?”芝曰:“即不懼鄧伯苗,何愁來說汝等也?”權曰:“爾欲為諸葛亮作說客,來說孤絕魏向蜀,是否?”芝曰:“吾乃蜀中一儒生,特為吳國利害而來。

    乃設兵陳鼎,以拒一使,何其局量之不能容物耶?”局外人 權聞言惶愧,即叱退武士,命芝上殿,賜坐而問曰:“吳魏之利害若何?願先生教我。

    ”芝曰:“大王欲與蜀和,還是欲與魏和?”權曰:“孤正欲與蜀主講和;但恐蜀主年輕識淺,不能全始全終耳。

    ”芝曰:“大王乃命世之英豪,諸葛亮亦一時之俊傑;蜀有山川之險,吳有三江之固;若二國連和,共為唇齒,進則可以兼吞天下,退則可以鼎足而立。

    今大王若委贽稱臣于魏,魏必望大王朝觐,求太子以為内侍;如其不從,則興兵夾攻,蜀亦順流而進取,如此則江南之地,不複為大王有矣。

    若大王以愚言為不然,愚将就死于大王之前,以絕說客之名也。

    ”言訖,撩衣下殿,望油鼎中便跳。

    權急命止之,請入後殿,以上賓之禮相待。

    權曰:“先生之言,正合孤意。

    孤今欲與蜀主連和,先生肯為我介紹乎?”芝曰:“适欲烹小臣者,乃大王也;今欲使小臣者,亦大王也;大王猶自狐疑未定,安能取信于人?”權曰:“孤意已決,先生勿疑。

    ” 于是吳王留住鄧芝,集多官問曰:“孤掌江南八十一州,更有荊、楚之地,反不如西蜀偏僻之處也:蜀有鄧芝,不辱其主;吳并無一人入蜀,以達孤意。

    ”忽一人出班奏曰:“臣願為使。

    ”衆視之,乃吳郡吳人,姓張,名溫,字惠恕,現為中郎将。

    權曰:“恐卿到蜀見諸葛亮,不能達孤之情。

    ”溫曰:“孔明亦人耳,臣何畏彼哉?”權大喜,重賞張溫,使同鄧芝入川通好。

     卻說孔明自鄧芝去後,奏後主曰:“鄧芝此去,其事必成。

    吳地多賢,定有人來答禮。

    陛下當禮貌之,令彼回吳,以通盟好。

    吳若通和,魏必不敢加兵于蜀矣。

    吳魏甯靖,臣當征南,平定蠻方,然後圖魏。

    魏削則東吳亦不能久存,可以複一統之基業也。

    ”後主然之。

     忽報東吳遣張溫與鄧芝入川答禮。

    後主聚文武于丹墀,令鄧芝、張溫入。

    溫自以為得志,昂然上殿,見後主施禮。

    後主賜錦墩,坐于殿左,設禦宴待之。

    後主但敬禮而已。

    宴罷,百官送張溫到館舍。

    次日,孔明設宴相待。

    孔明謂張溫曰:“先帝在日,與吳不睦。

    今已晏駕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