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概。
其人步入帳中,會起身迎之曰:“公何人也?”其人曰:“今早重承見顧,吾有片言相告。
雖漢祚已衰,天命難違,然兩川生靈,橫罹兵革,誠可憐憫。
汝入境之後,萬勿妄殺生靈。
”言訖,拂袖而去。
會欲挽留之,忽然驚醒,乃是一夢。
會知是武侯之靈,不勝驚異。
于是傳令前軍,立一白旗,上書“保國安民”四字;所到之處,如妄殺一人者償命。
于是漢中人民,盡皆出城拜迎。
會一一撫慰,秋毫無犯。
卻說姜維在沓中,聽知魏兵大至,傳檄廖化、張翼、董厥提兵接應;一面自分兵列将以待之。
忽報魏兵至。
維引兵出迎。
魏陣中為首大将乃天水太守王颀也。
颀出馬大呼曰:“吾今大兵百萬,上将千員,分二十路而進,已到成都。
汝不思早降,猶欲抗拒,何不知天命耶!”維大怒,挺槍縱馬,直取王颀。
戰不三合,颀大敗而走。
姜維驅兵追殺,至二十裡,隻聽得金鼓齊鳴,一枝兵擺開,旗上大書“隴西太守牽弘”字樣。
維笑曰:“此等鼠輩,非吾敵手!”遂催兵追之。
又趕到十裡,卻遇鄧艾領兵殺到。
兩軍混戰。
維抖擻精神,與艾戰有十餘合,不分勝負,後面鑼鼓又鳴。
維急退時,後軍報說:“甘松諸寨,盡被金城太守楊欣燒毀了。
”維大驚,急令副将虛立旗号,與鄧艾相拒。
維自撤後軍,星夜來救甘松,正遇楊欣。
欣不敢交戰,望山路而走。
維随後趕來。
将至山岩下,岩上木石如雨,維不能前進。
比及回到半路,蜀兵已被鄧艾殺敗,魏兵大隊而來,将姜維圍住。
維引衆騎殺出重圍,奔入大寨堅守,以待救兵。
忽然流星馬到,報說:“锺會打破陽平關,守将蔣舒歸降,傅佥戰死,漢中已屬魏矣。
樂城守将王含,漢城守将蔣斌,知漢中已失,亦開門而降。
胡濟抵敵不住,逃回成都求援去了。
”
維大驚,即傳令拔寨。
是夜兵至疆川口,前面一軍擺開,為首魏将,乃是金城太守楊欣。
維大怒,縱馬交鋒;隻一合,楊欣敗走,維拈弓射之,連射三箭皆不中。
維轉怒。
自折其弓,挺槍趕來;戰馬前失,姜維跌在地上。
楊欣拍回馬來殺姜維。
維躍起身,一槍刺去,正中楊欣馬腦。
背後魏兵驟至,救欣去了。
維騎上,縱馬欲待追時,忽報後面鄧艾兵到。
維首尾不能相顧,遂收兵要奪漢中。
哨馬報說:“雍州刺史諸葛緒已斷了歸路。
”維據山險下寨。
魏兵屯于陰平橋頭。
維進退無路,長歎曰:“天喪我也!”副将甯随曰:“魏兵雖斷陰平橋,雍州必然兵少,将軍若從孔函谷,徑取雍州,諸葛緒必撤陰平之兵救雍州,将軍卻引兵奔劍閣守之,則漢中可複矣。
”維從之,即發兵入孔函谷,詐取雍州。
細作報知諸葛緒。
緒大驚曰:“雍州是吾合守之地,倘若疏失,朝廷必然問罪。
”急撤大兵從南路去救雍州,隻留一枝兵守橋頭。
姜維入北道,約行三十裡,料知魏兵起行,乃勒回兵,後隊作前隊,徑到橋頭,果然魏兵大隊已去,隻有些小兵把守,被維一陣殺散,盡燒其寨栅。
諸葛緒聽知橋頭火起,複引兵回,姜維兵已過半日了,因此不敢追趕。
包法利夫人
卻說姜維引兵過了橋頭,正行之間,前面一軍來到,乃左将軍張翼,右将軍廖化也。
維問之,翼曰:“黃皓聽信師巫之言,不肯發兵。
翼聞漢中已危,自起兵來,時陽平關已被锺會所取。
今聞将軍受困,特來接應。
”遂合兵一處。
化曰:“今四面受敵,糧道不通,不如退守劍閣,再作良圖。
”維疑慮未決。
忽報锺會、鄧艾分兵十餘路殺來。
維欲與翼、化分兵迎之。
化曰:“白水地狹路多,非争戰之所,不如且退,去救劍閣可也。
若劍閣一失,是絕路矣。
”維從之,遂引兵來投劍閣。
将近關前,忽然鼓角齊鳴,喊聲大起,旌旗遍豎,一枝軍把住關口。
正是:
漢中險峻已無有,劍閣風波又忽生。
未知何處之兵,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