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追憶似水年華 第一部 在斯萬家那邊(11)

首頁
    在維爾迪蘭家晚飯之後發生的。

    福什維爾也許是感覺到他的連襟薩尼埃特在他們家并不得寵,想把他嘲弄一番,自己出出風頭:也許是因為薩尼埃特剛對他說了些什麼傻話而感到惱火,盡管在座的旁人都沒有聽見,更不會知道說話的人在無意中刺傷了什麼人;也許是早就蓄意要把對他自己的底細一清二楚,有時一見面就感到不舒服的這個老好人轟出這個家門,所以十分粗暴地回答薩尼埃特的笨拙的話,居然把他罵将起來,而由于對方害怕、軟弱、哀求,他越罵越加大膽,弄得這個可憐蟲在問了維爾迪蘭夫人他是否還該呆下去而得不到答複時,隻好熱淚盈眶,嘟嘟嚷嚷地走開了。

    奧黛特無動于衷地看着這個場面,但當門在薩尼埃特背後砰地一聲關上的時候,她臉上通常的表情仿佛是降下好幾檔,以便在卑劣方面能跟福什維爾媲美。

    她的眸子裡閃現出一個狡黠的微笑,這對福什維爾的大膽行動是個祝賀,對它的犧牲品則是嘲諷;她向他投過同謀作惡的一瞥,仿佛是說:”要是我看得不錯的話,他這下可完蛋了。

    您看見他那副尴尬的樣子沒有?他都哭了。

    ”福什維爾看到她這眼神,突然收起怒容(或者是假裝出來的怒容),微笑一下答道: “他隻要學得讨人喜歡一點,還是可以來的,不管年老年少,接受個教訓總是有好處的。

    ” 有一天斯萬下午出去訪客,那人沒有在家,他就想去奧黛特家,雖然他從沒有在這時候去過,但他知道她這時準在家裡,或者午睡,或者寫信,然後用午茶;他想在這時候去看她該很有意思,也不至于打擾她。

    看門人說他想她是在家的;他按門鈴,仿佛聽到有聲音,有人走動,卻沒有人來開門。

    他又着急又氣惱,就上那宅子後門那條小街,走到奧黛特卧室的窗口;窗簾擋着,裡頭什麼也看不見;他使勁敲窗玻璃,叫喚;沒有人來開窗。

    他隻見有些街坊探出頭來瞧他。

    他走了,心想他剛才也許是聽錯了,其實并沒有什麼腳步聲;然而他總是放心不下,腦子沒法想旁的事情。

    一個鐘頭以後,他又回來,看到了她,她說剛才他按鈴的時候是在家的,隻是睡着了;鈴聲把她吵醒了,她猜想是他,趕緊跑上前去,可他已經走了。

    她也聽到了敲後窗玻璃的聲音。

    斯萬馬上就在她這話裡聽出那些被人當場抓住的撒謊的人為了自我安慰而在他們所編的謊話當中插進去的一點真情實況,他們心想這點真情實況編進去了就可以使謊言顯得逼真。

    當奧黛特做了什麼要瞞着别人的事情,她當然是要把它深藏心中的,然而當她一旦面臨她所要瞞着的那個人時,她的心就亂了,她的思想就散架了,她編造和推理的能力也都癱瘓了,腦子裡成了真空,然而又必須說點什麼,能想得起來的卻正好是她再隐瞞的,因為這需要隐瞞的事情是真實的,所以是唯一留存在腦際的東西。

    她從中取出一點本身并不重要的細節,心想這個細節經得起檢驗,不象虛假的細節那麼危險。

    她心裡想:”再怎麼說,這是真實的,這就是一個優點,他盡管去打聽,結果總會承認這是真的,是不會使我露餡的。

    ”她錯了,正是這個使她露了餡;她沒有意識到,這個真實的細節有一些棱角隻有跟經她任意閹割了的相關細節才能接合得天衣無縫,而不管她把那個真實細節插在怎樣的編造出來的細節中間,這些細節總會以其過分誇大其詞,或者由于還有一些沒有補好的窟窿而暴露出那個真實的細節跟它們并不構成一體。

    斯萬心想:”她承認聽見我按門鈴,聽見我敲窗子,又心想是我,想要見到我。

    可這跟她沒有叫人開門這個事實不協調啊。

    ” 可是他并沒有把這個矛盾點出來,心想讓奧黛特說下去,她也許又會撒什麼謊,可能為真情實況多少提供一點線索;她一個勁兒說,他也不去打斷她,而以又渴望又痛苦的心情聽着她對他講的那些話,感覺到它們象聖殿前的幕布一樣,模模糊糊地掩蓋着,依稀地勾畫出那個無限寶貴,然而可惜又無法探得的真情實況(她在說話時确實在遮遮掩掩)–那就是剛才在他三點鐘來到的時候,她到底在幹些什麼。

    這個真情實況,他也許永遠隻能掌握一些謊言,一些不可思議、無法判讀的曆史遺迹了,它僅僅存在于捉摸它而無法估量其價值的那個人的隐秘的記憶之中,可她是不會洩露給他的。

    當然,他有時也想,奧黛特的日常活動也未必值得那麼熱切地關注,她可能跟别的男人之間的關系,一般地說,也不至于使一個有思想的人産生如此強烈的憂傷,以至想去殉什麼情。

    他這就認識到,他身上那種關注、那種憂傷隻不過是一點小毛病,一旦過去了,奧黛特的一舉一動,她給他的那些吻,依然會跟别的那些女人的動作和親吻一樣,不至勾起他傷心的回憶。

    然而當他認識到他的這種痛苦的好奇心的根子就在他自己身上時,這卻并不能使他覺得把這種好奇心看成至關重要,竭盡全力去滿足它就是什麼違反理性*的事情。

    這是因為,象斯萬這樣歲數的人,他們的人生哲學已經和年輕人不一樣了;尤其是斯萬,受到當代哲學的影響,也受到洛姆親王夫人那個圈子的影響,在那裡,大家認為一個人的才氣跟他對一切事物的懷疑成正比,認為隻有在每一個人的個人愛好中才能找到真實的和不容争論的東西。

    象他這樣歲數的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