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追憶似水年華 第二部 在少女們身旁(15)

首頁
    亮的。

    再說,時裝大師很少,也就一、兩個:加洛②,雖然花邊用得有些太多;杜塞③,謝呂伊④,有時還有巴甘⑤。

    其餘的全都吓死人。

    ” “如此說來,着卡洛店的服裝與着普普通通的裁縫做的衣裳,差别很大喽?”我問阿爾貝蒂娜。

     “當然大極了,我的小傻瓜!”她回答我說,”噢,對不起。

    隻是,唉!别處三百法郎的東西在他們那就要兩千法郎。

    但是确實不一樣,對于完全外行的人來說,看上去好象差不多。

    ” “完全正确,”埃爾斯蒂爾答道,他倒沒有說,那差異之大,就和蘭斯大教堂的一尊雕象與聖奧占斯丁教堂的一尊雕象⑥之間一樣。

     ①考斯是英國懷特島上一海港,以海水浴場及競渡而著名。

    
②加洛姊妹自1895年起在泰布街24号開設服裝店,确實設計出帶花邊的緊腰女用衫。

    
③杜塞父子服裝店設在和平大街17号(1853-1928,也有說是21号的),專營襯衣,高級素色*手帕,繡的數字及家徽等。

    其設計構圖簡潔,多用黑色*。

    埃爾斯蒂爾對高雅而簡潔的美極為愛好。

    
④謝呂伊于1902年在旺多姆廣場2号開業(有說是21号的),直至1915年的舊金山博覽會時仍然代表巴黎時裝。

    
⑤巴甘夫人于1891年(又一說是1880年左右)開店,店址在旺多姆廣場。

    1900年左右遷至和平大街3号。

    顧客中有西班牙、比利時、葡萄牙王後,也有半上流社會的婦女。

    她的專長是緞子與絲絨并用的舞會服裝。

    
⑥巴黎聖奧古斯丁教堂建于1860-1871年,建築師為巴達爾,其風格吸取意大利文藝複興及拜占庭藝術之長。

    教堂前有保爾·杜布瓦作聖女貞德雕像,乃為蘭斯貞德像之仿制品。

    
“對,說到大教堂嘛,”他專門對着我說,因為我們有一次聊天談到這個問題。

    那些姑娘們沒有參加那次談話,再說,那也絕不會使她們感興趣。

    ”那天我對你談到巴爾貝克教堂就象一座高大的懸崖,是當地的石頭壘起的大懸崖。

    可是,相反,”他指着一幅小彩畫對我說,”你看這些懸崖(這是一幅草圖,取景于克勒尼埃①,距這裡很近),你看這些切割得有力而又十分高雅的山岩,又多麼會叫人想到一座大教堂!” ①克勒尼埃确實位于特魯維爾附近。

    普氏1905年7月14日緻露意莎·德·莫爾南的信中曾談到這個地方。

    
果然,簡直可以說那是高大的玫瑰色*拱牆。

    但是,這是酷熱的一日畫的,那山岩似乎碎成了齑粉,炎熱似乎使山岩蒸發了。

    炎熱吞飲了一半大海,在整個畫布的大小上,幾乎化成了氣體狀态。

    在這陽光似乎已将現實世界摧毀的日子裡,現實世界則集中在幾個色*彩-陰-暗而又透明的人身上。

    由于對比鮮明,這些人使你對生命産生更動人心弦、更接近的印象:那是一些影子。

    大部份渴求涼爽,逃離了火熱的海面,躲在山岩腳下,避開陽光。

    有些人象海豚一樣在水上慢悠悠地遊着,緊貼着漫遊的船舷。

    在白花花的水面上,人以其油亮而發藍的身軀使船體顯得更高大。

    說不定正是這些泳者透露出的渴望涼爽的情形,最使人産生這一天那種炎熱的感覺。

    正是這一點叫我發出感歎,我沒有見識過克勒尼埃,多麼遺憾! 阿爾貝蒂娜和安德烈打保票說,我肯定去過一百次了。

    如此說來,有一天看到克勒尼埃就會不知不覺地、意料不到地給我以這種對美的渴求了,雖然并不正好是迄今為止我在巴爾貝克的懸崖中尋求的自然美,更确切地說是建築美。

    尤其是我,出門去為的是看暴風雨的王國,在我與德·維爾巴裡西斯夫人一起出去散步過程中,我們經常隻是遠遠地從樹木的空隙中依稀望見大海。

    我從來不覺得大海真實,流淌,有生命力,使人足以感到它能掀起萬頃波濤。

    我可能隻喜歡看到在冬日裹屍布包裹下一動不動的大洋。

    我真不大能相信,現在我夢寐以求的,竟是失去了其堅固性*與色*彩的、隻不過成了一團白霧的大海!但是,埃爾斯蒂爾,正像那些在因炎熱而變得麻木遲鈍的船中堕入遐想的人一樣,對這樣的大海的魅力,已經深得個中三昧,已經善于将海水那覺察不到的湧動,歡樂的一分鐘那脈搏的跳動報道出來,固定在畫布上了。

    人們看到這具有魔力的肖像時,隻會想到要走遍世界,去尋回那逝去的時日,尋回它那轉瞬即逝的沉睡的美。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