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追憶似水年華 第四部(9)

首頁
    221 “您那種态度什麼也沒有消除。

    ”等聖盧一離開我們,我便對阿爾貝蒂娜說。

    ”不錯。

    ”她回答我說,”我表現笨拙,讓您傷心了,我心裡比您還難過。

    以後看吧,我決不對您這樣了。

    請寬恕我吧。

    ”她黯然神傷地向我遞過手來,對我說。

    這時,從我們在座的候車室的深處,我發現德·夏呂斯先生慢悠悠地走過來,身後不遠的地方跟着一個雇員,拎着他的旅行箱。

     在巴黎,我隻在晚會上與他相遇,他總是身着黑色*服襲,腰身裹得索緊的,一動不動,加之他老是神氣活現地昂首挺胸,熱情漾溢地取悅他人,滔滔不絕地神吹海聊,整個軀體通常保持着垂直的架勢,這次見面,我真想象不到他竟蒼老得成了這副樣子。

    此刻,他身着一件淺色*旅行外套,顯得比過去臃腫,走起路來東搖西擺,晃動着便便大腹和近乎成為象征的臀部,隻見他兩片嘴皮塗唇膏,鼻尖冷霜凝香粉,描畫的胡子烏黑發亮,與斑白的頭發适成鮮明對比,一切都想打扮得年輕活潑,光彩奪目,但天日無情,在光天化日之下,統統都走了樣。

     由于他正要上車的緣故,我跟他隻聊了簡短的幾句,我邊聊邊看着阿爾貝蒂娜坐的車廂,向她示意我馬上過去。

    當我向德·夏呂斯先生扭去腦袋,他開口請我幫個忙,去喊一喊鐵道另一側的一位軍人(那人是他的一位親戚,似乎夏呂斯先生要乘的正是我們這趟車,不過是朝相反的地方,即朝遠離巴爾貝克的方向而去。

    )”他是團軍樂隊的。

    ”德·夏呂斯先生向我解釋道,”您有福氣,相當年輕,我老了,過鐵道不方便,您可以幫個忙,免得我受這份罪……”我權當作義務,向他指點的那位軍人走去,果然發現他領章上繡着豎琴标志,真是位軍樂隊員。

    可是,正當我要轉達口信時,我認出了那人原來是莫雷爾,此人是我叔父的随身男仆之子,多少往事頓時浮現在我腦海,他的出現令我好不驚詫,可以說給我帶來了歡樂!我一下把德·夏呂斯先生托辦的事丢到了腦後。

     “怎麼,您在東錫埃爾?””對,我被征入了軍樂隊,在炮兵部隊服役。

    ”可回話時,他口氣生硬而又傲慢。

    他變得十分”裝腔作勢”,顯然,我的出現令他想起了他父親的職業,不會給他帶來愉快的。

    突然,我發現德·夏呂斯先生朝我們飛奔而來。

    我遲遲沒有返回,肯定讓他等急了。

    ”我今晚想聽點音樂,”他劈頭對莫雷爾說,”我為晚會出價五百法郎,若您在樂隊有朋友,這恐怕對他有點實惠吧。

    ”盡管我對德·夏呂斯先生的放肆早有了解,可他對他年輕的朋友竟然連聲好都不問候,我感到驚愕。

    再說,男爵也沒有給我細心琢磨的時間。

    他深情地向我遞過手來,說道:”再見,我親愛的。

    ”仿佛向我示意,讓我趕緊走開。

    确實,我把親愛的阿爾貝蒂娜孤單一人擱在那兒,時間也太長了。

    ”您瞧,”我回到車廂對阿爾貝蒂娜說,”海浴生活和旅行生活使我恍然大悟,世界這個舞台擁有的布景不如演員多,而演員又不如’情節’多。

    ””您跟我說這些,為的是哪門子事?””因為德·夏呂斯先生剛才請我給他喊一聲他的一個朋友,可我恰正在車站的月台上認出了那人原來是我的一位家人。

    ”我邊說邊琢磨着男爵何以覺察出社會地位的懸殊,而我對此連想都未想過。

    開始,我思忖肯定是受絮比安的影響吧,諸位還記得,絮比安的女兒似乎熱戀上了小提琴手。

    然而,令我驚詫莫名的是,男爵在就要乘車去巴黎的最後五分鐘,竟然提出要聽音樂。

    當我記憶中浮現出絮比安女兒的形象,我開始覺得,倘若善于摸到真正的羅曼史的底細,那麼”久别重逢,認出對方”,反而會揭示出生活的重要一部分,就在這時,我腦中蓦然一亮,醒悟到自己太幼稚可笑了。

    德·夏呂斯先生根本就不認識莫雷爾,莫雷爾與他也素不相識,隻是德·夏呂斯先生為一位軍人所誘惑,雖然軍人佩戴着豎琴标志,但也令他畏懼,激動之中,于是求我将軍人給他引來,可萬萬想不到我竟認識此人。

    雖然他們兩人在這之前毫無瓜葛,但不管怎樣,那提供的五百法郎也許對莫雷爾來說能填補這方面的空白,我見他倆還在繼續交談,可他們沒想到就站在我們的車旁。

    我回想起德·夏呂斯先生朝莫雷爾和我快步奔來的架勢,突然發現這與他的某些親戚在街頭沾花惹草的舉止何等相似。

    隻不過瞄準的目标性*别不同。

    人到一定年紀之後,即使身上完成了不同階段的變化,但人的個性*愈強,家族的特征就愈突出。

    殊不知大自然在和諧地編織自己的錦繡圖景的同時,憑藉它所截獲的豐富多樣的圖案,打破了創造的單調。

    再說,從人們普遍接受的觀點看,德·夏呂斯先生打量小提琴手的傲慢姿态是相對的。

    也許上流社會中四分之三的人都能識别此種自負的神态,并表現出順從的意思,但幾年後遣人監視德·夏呂斯先生的那位警察局長則不以為然。

     “開往巴黎的車已經報了,先生。

    ”拎行李的雇員提醒道。

    喧嘩與騷動 “我不乘這趟車了,把這些東西全存到行李寄存處去吧,該死的!”德·夏呂斯先生嚷道,邊把二十法郎遞給了雇員,雇員為他突然變卦感到奇怪,又被那份小費給迷住了。

    如此慷慨的施予立即招來了一位賣花女郎。

    ”請買石竹花吧,瞧,這朵美麗的玫瑰,我的好先生,它會助您交上好運的。

    ”德·夏呂斯先生好不耐煩,給了她四十個蘇,賣花女郎報以祝福,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