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冒出一個老熟人,我對他了若指掌;若是在斯萬家,我一步也懶得走動去找他。
但此公大名在這懸崖絕壁上可格外铿锵作響,猶如一個演員的姓名,在某個劇場裡往往可以聽到,此名一經印在廣告上,顔色*格外醒目,介紹非同凡響,赫赫揚揚,竟然因意料不到的機遇而一鳴驚人,身價百倍。
在鄉村,大家無拘無束,上流社會人士往往自告奮勇,住在誰家便負責把朋友們帶去,好象道歉一樣悄悄對維爾迪蘭夫人說,他在他們家住,總不能把朋友們甩掉不管吧;與此相反,他對這些客人,則裝得似乎是客客氣氣,讓他們在單調的海灘生活裡見識一下這種娛樂消遣活動,去一家宗教中心,參觀一座富麗的建築,吃一頓美味可口的點心。
這一下子就湊足好幾個人組成二流人士的聚會;倘若花園的一個角落長有幾棵綠樹,這在鄉村是司空見慣不足為奇的,但在加布裡埃爾大道或蒙梭街就顯得格外優美了,在巴黎市區,隻有腰纏數百萬的大富豪方能享有一小片園地,反過來講,在巴黎晚會上的二等老爺們,每星期一下午,則可在拉斯普利埃充分顯示自己的價值了。
他們剛剛坐成一桌,隻見桌面蒙着一塊繡紅的台布,窗間牆上挂着幾幅單色*畫,這時,人家馬上就給他們端上來一塊塊烘餅,諾曼第的千層酥,船形餡餅,隻見餡餅裡包滿珍珠瑪瑙般的紅櫻桃,還有素有”外交官”美稱的”蜜餞布丁”,一扇扇窗戶敞開着,面向碧海藍天,幽深的藍圖呈現在面前,大家有目共睹,不可能不同時看在眼裡,于是乎,這些二等老爺們搖身一變,身價大增,變成若幹更可寶貴的東西了。
更有甚者,即使還沒有看見他們之前,當人們每星期一來維爾迪蘭夫人家幸會的時候,就連那些在巴黎司空見慣看膩了在豪華飯店門前停留的大馬車的人們,如今看到在拉斯普利埃門前那排大冷杉樹下停着兩三輛破馬車,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動,感到心口怦怦直跳。
也許,這是因為,鄉村環境不同,物換星移,上流社會索然無味的感受,随着時間環境的變化,竟然又變得新鮮起來。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坐破車子去看維爾迪蘭夫人,往往會喚起某一次遊山玩水的美好回憶,想起有一次與車夫約好的昂貴的承包活動,車夫承攬一天包活簡直是”漫天要價”。
但是,那些新來乍到的客人,還不可能弄清他們的身份,大家總有些許的好奇心,因為每個人心裡都在嘀咕:”這會是誰呢?”這個問題是很難回答的,弄不清誰會來康布爾梅府上或在另一家府上住上八天時間,鄉村生活孤寂無聊,大家喜歡提此類問題,遇到一個久别重逢的人,或介紹一個陌生的人,這在巴黎生活裡是件令人厭煩的事情,但在鄉村則不然,它打亂了與世隔絕的生活的真空,填充了美妙的氣氛,就連郵差到達的時刻也成了一大快事。
就在我們坐汽車到達拉斯普利埃的當天,因為那天不是星期一,維爾迪蘭夫婦很可能被折騰得夠嗆,因為全村男女老少都争先恐後想看熱鬧,而對于遠離親人,被禁锢在孤零零的溫泉療養院的病人,就恨不得破窗而出看個究竟了。
那個腿腳頗快的新仆人,已經習慣那些套話,他回答我說,”要是夫人不出門的話,她很可能在’杜維爾景觀’上”,他說”他去看看”,卻立刻回告我們說,她立即接待我們。
我們看見她時,她的頭發有點散亂,因為她剛從花園、家禽飼養場和菜園子轉回來,她去那兒喂她的孔雀和母雞,揀蛋,摘果,采鮮花,以便”為餐桌鋪路”,那餐桌的布置,猶如花園小徑的微縮,不過在桌上,她卻别有講究,不讓桌面一味容忍有用的和好吃的東西;除了園中那些現成的東西,如梨子啦,雪花蛋啦什麼的,還擺着高杆蘭薊,康乃馨,玫瑰花和金雞菊,透過招展的花枝憑窗遠眺,猶如透過花标杆,但見渡船來往穿梭。
聽說有客人來訪,維爾迪蘭夫婦當即停止布置鮮花準備迎客,但一看來訪者并不是别人,而是阿爾貝蒂娜和我,顯得出乎意料,我一下就看出問題來了,原來那位新仆人,雖然滿腔熱情,但還不熟悉我的姓名,禀報錯了,維爾迪蘭夫人一聽好生耳生,還是請進來吧,不管是誰總得看看吧。
那新仆人呢,站在門口上,打量着這場面,好弄明白我們在家中到底扮演的是什麼角色*。
而後,他大步流星跑遠了,因為他前一天才被雇來。
阿爾貝蒂娜将帽子和面紗讓維爾迪蘭夫婦好生看過,便對我遞了個眼色*,意思是提醒我,我們眼看沒有太多時間來幹我們想幹的事情。
維爾迪蘭夫人留我們等着吃下午的點心,可我們謝絕了,但冷不防她突然披露了一個打算,差點把我和阿爾貝蒂娜遊山逛水所指望的全部興緻一掃而空:這個女主人,由于不好下狠心離開我們,也可能是舍不得一次新的消遣的機會,想同我們一起往回走。
她早就慣于這麼幹,自告奮勇提此類建議讓人掃興,而且她不可能有把握,她自告奮勇提出的決議會給我們帶來愉快,因此她在向我們提建議時,裝出一副極其自信的樣子,極力掩飾她表現出來的難為情,甚至看不出她曾想到,我們的回答會有什麼問題,她沒有直接向我們提出要求,而是在向她丈夫談到阿爾貝蒂娜和我時,仿佛是她優待我們一次似的順便說說:”我送他們回去吧,由我來。
”此時此刻,她嘴上挂起一絲微笑,這種微笑并不屬于她自己的專利,我已經在某些人身上領教過這一種微笑,他們對貝戈特狡黠一笑說:”我買了您的書,就是這樣子的,”這是一種人笑亦笑的笑,一種千篇一律的共相,隻要他們有必要這樣子–象人們使用鐵路和搬運車那樣–仿效他人嘴臉,隻有幾個高雅之士例外,比如斯萬和德·夏呂斯先生,我從來沒看見在他們的嘴唇上挂着那種微笑。
打從她那一笑開始,我的拜訪便大敗其興的了。
我故意裝着不明白她的意思。
過了片刻,事情變得明朗了,維爾迪蘭先生似乎也要一起湊熱鬧。
”但這可讓維爾迪蘭先生太費時了吧,”我說。
”才不呢,”維爾迪蘭夫人和顔悅色*、慷慨施恩地對我說,”他說,與這等風華男女重溫往昔的輕車熟路會令他格外高興;必要時他可以上電車,這吓不倒他,然後我們倆雙雙老老實實坐火車回來,就象一對和睦的好夫妻。
瞧,他笑逐顔開了。
”她仿佛是在談論一位和藹可親的大名鼎鼎的老畫家,畫家比小孩還小孩,以亂畫奇形怪象逗自己的小孫孫們取樂。
令我倍添煩惱的是,阿爾貝蒂娜似乎不與我分憂,反為能與維爾迪蘭夫婦一起坐着車子兜遍全區而感到興緻勃勃。
可我呢,我本指望與她一起尋歡作樂,而且早已迫不及待了,我豈能容忍女主人掃我們的興;我編造了種種謊言,維爾迪蘭夫人聽了惱羞成怒,發出咄咄逼人的威脅反倒使我的謊言成了有情可原的了,可阿爾貝蒂娜呢,真是氣死人!她卻與我唱反調。
”不過,我們要去拜訪一個人,”我說。
”拜訪誰?”阿爾貝蒂娜問。
”我會對您作出解釋,這非去不可。
””那好!我們等着你們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