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七回 轅門誰上平蠻策 朝議先頒谕蜀

首頁
    吳三桂不起兵便罷,若是起兵,也沒人跟從他。

    ”韋小寶道:“我聽說書先生說故事,自來最了不起的忠臣義士,一位是嶽飛嶽爺爺,一位是關帝關王爺。

    皇上,咱們這次去揚州修忠烈祠,不如把嶽爺爺、關王爺的廟也都修上一修。

    ”康熙笑道:“你心眼兒挺靈,就可惜不讀書,沒學問。

    修關帝廟,那是很好,關羽忠心報主,大有義氣,我來賜他一個封号。

    那嶽飛打的是金兵。

    咱們大清,本來叫做後金,金就是清,金兵就是清兵。

    這嶽王廟,就不用理會了。

    ”韋小寶道:“是,是,原來如此。

    ”心中想:“原來你們鞑子是金兀術、哈迷蚩的後代。

    你們祖宗可差勁得很。

    ” 康熙道:“河南省王屋山,好像有吳三桂伏下的一支兵馬,是不是?”韋小寶一怔,應道:“是啊。

    ”心想:“這件事你若不提,我倒忘了。

    ”康熙道:“當時你查到吳三桂的逆謀,派人前來奉知,我反而将你申斥一頓,你可知是甚麼原因?”韋小寶道:“想來咱們對付吳三桂的兵馬還沒調派好,因此皇上假裝不信,免得打草驚蛇。

    ”康熙笑道:“對了!打草驚蛇,這成語用得對了。

    朝廷之中,吳三桂一定伏有不少心腹,我們一舉一動,這老賊無不知道得清清楚楚。

    王屋山司徒伯雷的事,當時我如一加查究,吳三桂立刻便知道了。

    他心裡一驚,說不定馬上就起兵造反。

    那時朝廷的虛實他甚麼都知道,他的兵力部署甚麼的,我可一點兒也不知,打起仗來,我們非輸不可。

    一定要知己知彼,才可百戰百勝。

    ” 韋小寶道:“皇上當時派人來大罵我一頓,滿營軍官都知道了。

    吳三桂若有奸細在我兵營裡,必定去報告給老家夥知道。

    老家夥心裡,說不定還在暗笑皇上胡塗呢。

    ”康熙道:“你這次去揚州,随帶五千兵馬,去到河南濟源,突然出其不意,便将王屋山上的匪窟給剿了。

    吳三桂這一支伏兵離京師太近,是個心腹之患。

    ” 韋小寶喜道:“那妙得緊。

    皇上,不如你禦駕親征,殺吳三桂一個下馬威。

    ”康熙微笑道:“王屋山上隻一二千土匪,其中一大半倒是老弱婦孺,那個姓元的張大其辭,說甚麼有三萬多人,全是假的。

    我早已派人上山去查得清清楚楚。

    一千多名土匪,要我禦駕親征,未免叫人笑話罷!哈哈,哈哈。

    ”韋小寶跟着幹笑幾聲,心想小皇帝精明之極,虛報大數可不成。

    康熙道:“怎麼剿滅王屋山土匪,你下去想想,過一兩天來回奏。

    ”韋小寶答應了退下,尋思:“這行軍打仗,老子可不大在行。

    當日水戰靠施琅,陸戰靠誰才是?有了,我去調廣東提督吳六奇來做副手,一切全聽他的。

    這人打仗是把好手。

    ”轉念又想:“皇上叫我想好方略,一兩天回奏,到廣東去請吳六奇,來回最快也得一個月,那可來不及。

    北京城裡,可有甚麼打仗的好手?”盤算半晌,北京城裡出名的武将倒是不少,但大都是滿洲大官,不是已經封公封侯的,就是将軍提督,自己小小一個都統,指揮他們不動。

    他爵位已封到伯爵,在滿清職官制度,子爵已是一品,伯爵以上,列入超品,比之大學士、尚書的品秩還高。

    但那是虛銜,雖然尊貴,卻無實權。

    他小小年紀,想要名臣勇将聽命于己,可就不易了。

    他在房中踱來踱去尋思,瞧着案上施琅所贈的那隻玉碗,心想:“施琅在北京城裡不得意,這才來求我。

    北京城裡,不得意的武官該當還有不少哪。

    但又要不得意,又要有本事,一時之間,未必湊得齊在一起。

    沒本事而飛黃騰達之人,北京城裡倒也不少,像我韋小寶,就是一位了,哈哈!”走過去将玉碗捧在手裡,心想:“‘加官晉爵’,這四字的口采倒靈,他送我這隻玉碗時,我是子爵,現下可升到伯爵啦。

    我憑了甚麼本事加官進爵?最大的本事便是拍馬屁,拍得小皇帝舒舒服服,除此之外,老子的本事實在他媽的平常得緊。

    看來凡事有本事之人,不肯拍馬屁,喜歡拍馬屁的,便是跟老子差不多。

    ”仰起了頭思索,相識的武官之中,有那個是不肯拍馬屁的?天地會的英雄豪傑當然不會随便拍人馬屁,隻是除了師父陳近南和吳六奇之外,大家隻會内功外功,不會帶兵打仗。

    師父的部将林興珠是會打仗的,可惜回去了台灣。

    突然之間,想起了一件事:那日他帶同施琅等人前赴天津,轉去塘沽出海,水師總兵黃甫對自己奉承周到,天津衛有一個大胡子武官,卻對自己皺眉扁嘴,一副瞧不起的模樣,一句馬屁也不肯拍。

    這家夥是誰哪?他當時沒記住這軍官的名字,這時候自然更加想不起來,心中隻想:“拍馬屁的,就沒本事。

    這大胡子不肯拍馬屁,一定有本事。

    ”當下有了主意,即到兵部尚書衙門去找尚書明珠,請他盡快将天津衛将一名大胡子車官調來北京,這大胡子的軍階不高也不低,不是副将,就是參将。

     明珠覺得這件事有些奇怪,這大胡子無名無姓,如何調法?但韋小寶眼前是皇帝最得寵之人,莫說隻不過去天津調一個武官,就是再難十倍的題目出下來,也得想法子交差,當即含笑答應,親筆寫了一道六百裡加急文書給天津衛總兵,命他将麾下所有的大胡子軍官,一齊調來北京,赴部進見。

    次日中午時分,韋小寶剛吃完中飯,親兵來報,兵部尚書大人求見。

    韋小寶迎出大門,隻見明珠身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