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回 待兔隻疑株可守 求魚方悔木難緣

首頁
    又去向别的官兒出首,鬧出事來,越說越是聲色俱厲,要吓得吳之榮從此不敢再提此事。

    他可不知吳之榮所以做到知府,全是為了舉告浙江湖州莊廷?”所修的《明史》中使用明朝正朔,又有對清朝不敬的詞句。

    挑起文字獄以幹求功名富貴,原是此人的拿手好戲。

    這次吳之榮找到顧炎武、查伊璜等人詩文中的把柄,喜不自勝,以為天賜福祿,又可連升三級,那知欽差大人竟會說出這番話來。

    他零時之間,全身冷汗直淋,心想:“我那樁《明史》案子,是警拜大人親手經辦的。

    鳌拜大人給皇上革職重處,看來皇上的性子确是和鳌拜大人完全不同,這一次可真糟糕之極了。

    ”康熙如何擒拿鳌拜,說來不大光彩,衆大臣揣摩上意,官場中極少有人談及,吳之榮官卑職小,又在外地州縣居官,不知他生平唯一的知音鳌拜大人,便是死于眼前這位韋大人之手,否則的話,更加要魂飛魄散了。

    韋小寶見他面如土色,簌簌發抖,心中暗喜,問道:“讀完了嗎?”吳之榮道:“這首詩,還……還……還有一半。

    ”韋小寶道:“下面怎麼說?”吳之榮戰戰兢兢的讀道:“黃河已清人不待,沉沉水府留光彩。

    忽見奇書出世間,又驚胡騎滿江山。

    天知世道将反複,故出此書示臣鹄。

    三十餘年再見之,同心同調複同時。

    陸公已向厓門死,信國捐軀赴燕市。

    昔日吟詩吊古人,幽篁落木愁山鬼。

    嗚呼,蒲黃之輩何其多!所南見此當如何?” 他讀得上氣不接下氣,也不敢插言解說了,好容易讀完,書頁上已滴滿了汗水。

    韋小寶笑道:“這詩也沒有甚麼,講的是甚麼山鬼,甚麼黃臉婆,倒也有趣。

    ”吳之榮道:“回大人:詩中的‘蒲黃’兩字,是指宋朝投降元朝做大官的蒲壽庚和黃萬石,那是譏刺漢人做大清官吏的。

    ”韋小寶臉一沉,厲聲道:“我說黃臉婆,就是黃臉婆。

    你老婆的臉很黃麼?為甚麼有人做詩取笑黃臉婆,要你看不過?”吳之榮退了一步,雙手發抖,拍的一聲,詩集落地,說道:“是,是。

    卑職該死。

    ” 韋小寶乘機發作,喝道:“好大的膽子!我恭誦皇上聖谕,開導于你。

    你小小的官兒,竟敢對我摔東西,發脾氣!你瞧不起皇上聖谕,那不是造反麼?” 咕咚一聲,吳之榮雙膝跪地,連連磕頭,說道:“大……大人饒命,饒……饒了小人的胡塗。

    ”韋小寶冷笑道:“你向我摔東西,發脾氣,那也罷了,最多不過是個侮慢欽差的罪名,重則殺頭,輕則充軍,那倒是小事……”吳之榮一聽比充軍殺頭還有更厲害的,越加磕頭如搗蒜,說道:“大人寬宏大量,小……小……小的知罪了。

    ”韋小寶喝道:“你瞧不起皇上的聖谕,那還了得?你家中老婆、小姨、兒子、女兒、丈母、姑母、丫頭、姘頭,一古腦兒都拉出去砍了。

    ”吳之榮全身篩糠般發抖,牙齒相擊,格格作聲,再也說不出話來。

    韋小寶見吓得他夠了,喝問:“那顧炎武在甚麼地方?”吳之榮顫聲道:“回……回大人……他……他……他是在……”牙齒咬破了舌頭,話也說不清楚了,過了好一會,才戰戰兢兢的道:“卑職大膽,将顧炎武和那姓查的,還……還有一個姓呂的,都……都扣押在府衙門裡。

    ”韋小寶道:“你拷問過沒有?他們說了些甚麼?” 吳榮之道:“卑職隻是随便問幾句口供,他三人甚麼也不肯招。

    ”韋小寶道:“他們當真甚麼也沒說?”吳之榮道:“沒……沒有。

    隻不過……隻不過在那姓查的身邊,搜出了一封書信,卻是幹系很大。

    大人請看。

    ”從身邊摸出一個布包,打了開來,裡面是一封信,雙手呈上。

    韋小寶不接,問道:“又是些甚麼詩、甚麼文章了?” 吳之榮道:“不,不是。

    這是廣東提督吳……吳六奇寫的。

    ” 注:顧炎武之詩,原刻本有許多隐語,以詩韻韻目作為代字,如以“虞”代“胡”,以“支”代“夷”等,以免犯忌,後人不易索解。

    潘重規先生著《亭林詩考索》,詳加解明。

    本文所引系據潘著考訂。

    韋小寶聽到“廣東提督吳六奇”七個字,吃了一驚,忙問:“吳六奇?他也會做詩?”吳之榮道:“不是。

    吳六奇密謀造反,這封信是鐵證如山,他再也抵賴不了。

    卑職剛才說的機密軍情,大功一件,就是這件事。

    ”韋小寶唔了一聲,心下暗叫:“糟糕!”吳之榮又道:“回大人:讀書人做詩寫文章,有些叛逆的言語,大人英斷,說是不打緊的,卑職十分佩服。

    常言道得好: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料想也不成大患。

    不過這吳六奇總結一省兵符,他要起兵作亂,朝廷如不先發制人,那……那可不得了。

    ”說到吳六奇造反之事,口齒登時伶俐起來,他一直跪在地下,眼見得韋小寶臉上陰晴不定,顯見對此事十分關注,于是慢慢站起身來。

    韋小寶哼的一聲,瞪了他一眼。

    吳之榮一驚,又即跪倒。

    韋小寶道:“信裡寫了些甚麼?”吳之榮道:“回大人:信裡的文字是十分隐晦的,他說西南即有大事,正是大丈夫建功立業之秋。

    他邀請這姓查的前赴廣東,指點機宜。

    信中說:‘欲圖中山、開平之偉舉,非青田先生運籌不為功’。

    那的的确确是封反信。

    ”韋小寶道:“你又來胡說八道了。

    西南即有大事,你可知是甚麼大事?你小小官兒,哪知道皇上和朝廷的機密決策?”吳之榮道:“是,是。

    不過他信中明明說要造反,實在輕忽不得。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