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解元必出在白推官房裡。
”少頃,果然白推官來呈上一個試卷道:“此卷可元。
”樂公看那卷時,真個言言錦繡。
字字珠玑,遂批定了第一名。
到填榜時,拆号書名,解元正是黃琮,恰應了白虎銜黃卷之夢。
木一元也中在三十名内,是白公房裡第三卷。
原來白公雖受了木家囑托,卻原要看文字可取則取,若是差池,也不敢奉命。
這木一元卻早自料不能成篇,場中文字又不比黃生的詩詞可以現成抄寫,隻得帶着金銀,三場都買了夾号,央倩一個業師代筆,因此文字清通,白公竟高高的中了他。
正是:
琳琅都是倩人筆,錦繡全然非我才。
有人問我求文字,容向先生轉借來。
話分兩頭。
且說黃生自未考之前,在杭州寓所讀書候試,因想着陶家姻事不知成否若何,放心不下。
聞說天竺寺觀音大士甚有靈感,遂辦虔誠去寺中拜禱,保佑婚姻早成,兼求功名有就。
拜禱畢,在寺中閑玩。
走過佛殿後,忽見四五個丫鬟、養娘們擁着一個十五六歲的女郎冉冉而來,後面又跟着幾個仆從。
那女郎生得眉如秋水,黛比春山,體态輕盈,豐神綽約,真個千嬌百媚。
黃生見了,驚喜道:“怎麼天下又有這般标緻女子?”便遠遠地随着她往來偷看。
轉過回廊,隻見又有一個從人走來叫道:“請小姐下船罷,适間有人傳說江西山賊作亂,隻怕路上難行,須趁早趕到便好。
”那女子聽說,不慌不忙,步出寺門,黃生也便随出,見這女子上了一乘大轎,女侍們都坐小轎,仆從簇擁而行,口中說道:“大船已開過碼頭了,轎子快到船邊去。
”黃生呆呆地立着,目送那女子去得遠了,方才回寓。
正是:
已向橋邊逢織女,又從寺裡遇觀音。
天生麗質今有兩,攪亂風流才士心。
看官聽說:那女子不是别人,就是白推官的女兒碧娃小姐,因父親接她到任所去,路經杭州,許下天竺香願,故此特來寺裡進香,不期被黃生遇見。
那黃生無意中又遇了個美人,回到寓所想道:“我隻道陶家小姐的美貌天下無雙,不想今日又見這個美人,竟與陶小姐不相上下,不知是誰家宅眷?”又想道:“聽他們從人語音,好像是江南人聲口,又說要往江西去,此女必是江南什麼官宦人家之女,随着父母到任所去的。
我何幸得與她相遇,甚是有緣。
”又自笑道:“ 她是個宦家女,我是個窮措大,料想無由作合,除非今科中了,或者可以訪求此佳麗。
”卻又轉一念道:“差了,我方欲與陶小姐共締白頭,豈可于此處又思緣鬓?況萍蹤邂逅,何必挂懷。
”忽又想道:“适聞他們從人說,江西山賊作亂,不知此信真否?此時陶公家眷不知曾到也未,路上安否?木一元到江西,不知作何舉動?我若不為鄉試羁身,便親到那邊探視一番,豈不是好!”又想了一想道:“我今雖不能親往,先遣個人去通候陶公,就便打聽姻事消息,有何不可?”算計已定,修書一封,吩咐一個老仆,教他到江西贛州府拜候陶爺,并打探小姐姻事來回報。
老仆領了主命,即日起身。
迤逦來至半路,隻聽得往來行人紛紛傳說贛州山賊竊發,領兵同知陶某失機了。
那老仆心中疑惑,又訪問從贛州來的人,都說陶同知失機,被兵道題參解任待罪,家眷先回來了。
老仆探得此信,一路迎将上去,逢着官船便問。
又行了幾程,見有一隻座船停泊河幹,問時,正是陶同知的家眷船。
老仆連忙上到船上通候,陶家的家人說道:“老爺還在任所候旨,家眷先回。
今老夫人因小姐有恙,故泊船在此延醫看視。
”老仆細問陶公任所之事,家人備述陶公因不許木家姻事,觸怒了木兵道,被他借端調遣,以緻失誤軍務,幾乎喪命。
小姐驚憂成疾,扶病下船,今病勢十分危笃,隻怕兇多吉少。
正說間,忽聞船中号哭之聲,說道:“小姐不好了。
”一時舉舟驚惶,家人們打發老仆上了岸,都到前艙問候去了。
那老仆見這光景,隻道小姐已死,因想道:“主人差我去通候陶爺,實為小姐姻事。
今小姐既已變故,我便到贛州也沒用。
不如仍回杭州寓所,将此事報知主人,别作計較。
”遂也不再去陶家船上探問,竟自奔回。
此時黃生場事已畢,正在寓所等揭曉,見老仆回來,便問如何回得恁快,老仆道:“小的不曾到贛州,隻半路便回的。
”黃生問是何故,老仆先将半路上遇見陶家内眷的船,探知陶公為小姐姻事與木家不合,以緻失事被參,現今待罪任所的話說了一遍。
黃生嗟歎道:“木家父子這等沒禮!然陶公雖被參,不過是文官失事,料也沒什大罪,拼得削職罷了。
幸喜不曾把小姐姻事誤許匪人,你還該到他任所面緻我殷勤之意,或者他就把姻事許我也未可知。
如何半路就回了?”老仆道:“相公還不曉得,小姐驚憂成疾,扶病登舟,到了半路,病勢甚笃。
“黃生吃驚道:“原來如此!如今好了麼?”老仆道:“相公休要吃驚,小姐已不好了。
”黃生大驚道:“怎麼說?”老仆道:“小的正在船上探問時,忽聞舉舟号哭,說道‘小姐不好了’。
因此小的不曾到贛州,一徑來回報相公。
”黃生聽罷,跌足大哭,老仆苦勸不住。
黃生哭了一場,歎息道:“我隻指望婚姻早就,偕老百年,誰知好事難成,紅顔薄命,一至于此。
”因取出小姐所題詩